胡不歸先是愣了一下,然後搖頭笑道,“軍師不愧有皇甫狐之稱,果然厲害。不錯,這些物資,便是‘大勝’、‘速勝’的關鍵。”
隨後,胡不歸便與沈圖南在大帳裏密語許久,待到沈圖南再從大帳裏出來的時候,胡不歸已是神情嚴肅,而沈圖南則是恢複了平日裏那副從容不迫的神情。
沒有人知道,他們究竟說了些什麼,但是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卒都知道,或許,他們已經有足夠的把握,會在很快的時間內,贏得一場勝利。
……
“報——渾水河西線對岸有敵軍蹤跡!”
“有多少人?”
“天太黑,看不清楚,隻看到約有六七百隻火把。”
“再探!”
“是!”
“報——我軍對岸探子傳來消息,敵軍主力部隊開始向東邊移動,目的不明!”
“留在原地的有多少人?”
“不足兩萬人。”
“敵軍可有生火做飯?”
“這……不曾探查。”
“速去查探!”
“是!”
“報——渾水河東線有敵軍開始渡河,疑似敵軍主力!”
“報——敵軍於醜時三刻起炊,目前已開拔!”
“報——渾水河東線敵軍在對岸徘徊試探,有渡河之嫌疑!”
麵對吐蕃大軍的虛虛實實,胡不歸卻偏偏是鎮定自若,發布著一個又一個命令,讓很多人感到摸不到頭腦,但卻又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樣安心。
而坐在胡不歸旁邊的軍師沈圖南則是看著胡不歸,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來。
事實上,此時沈圖南心裏想的很簡單,那就是,盛名之下,果無虛士,胡不歸果然不是什麼毛頭小子那麼簡單,區區數日,便已經將敵我雙方的底都摸了個透,而且,直到現在,他都沒有露出他自己的底牌來。
胡不歸這幾日鎮定有方的八方不動,已經讓吐蕃感到慌了。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毫無心理負擔地挑釁大唐,他們在種種試探的同時,心裏也都十分清楚,這樣做的結果是,定然會付出血的代價。
可大唐實在是太過強大,強大到讓他們感到害怕的同時又不得不以戰養戰,因為他們都怕自己所統治的國家最終會被漢化成為大唐的附屬國,失去了獨立和自由。
但此時的大唐,卻是那個八方來賀的大唐。
就算他們費了極大的力氣暫時擊退了皇甫惟明,可一個皇甫惟明倒下了,卻又有胡不歸等人的到來,這足以彰顯出大唐的武力何其強盛。
“吐蕃怕了,此戰看似破釜沉舟,但實則卻是對方的試探,想必胡帥心中已有計較。”
“對方以為,大軍兵臨城下,就算討不得好去也可以抽身即退,嗬嗬,他們難道以為胡某和我大唐的雄師竟是擺設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