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瓜果飄香的季節,縣博才中學(一中)迎來了百年校慶。參加校慶的,大都是開車過來的,不用問其身份,看看他們的轎車就一清二楚了。
開進校園裏的轎車,排成一溜,好像是一次車展。
一位年約四十上下歲的大胡子,從豪華寶馬轎車鑽了出來,隨行秘書向接待的人介紹說,這是我們遠方公司董事長金業。大胡子微微一笑,指著一輛汽車說:“我帶來10台電腦,還有10套電腦桌椅,算是對母校的一點心意。”沒等他走進會場,被一個女士叫住了,“當大款了,連老同學都不認識了。”她摘摘下墨鏡,嫵媚一笑,這不是校花美娜嗎,還那麼漂亮?”說著,金業迎了上去。
“快我把那10捆書搬進會議室。”美娜十分驕傲地說。
“啥書呀?能不能叫我先讀為快呀!”金業笑嘻嘻地問。
美娜沒吱聲,順手從兜裏掏出一本《隻要我過得比你好》的長篇小說,遞給了金業,並掏出筆,在扉頁簽上了她的大名。
隨著一聲喇叭叫,一輛紅色奧迪轎車停在校長身邊。“老同學,謝謝你發出請柬,不然我還脫不開身呢!”
“有你這個大博士來,給咱校慶爭光添色呀!”
來賓接踵而來,賀禮一份接一份。整個校園如同過節一樣,到處飄蕩著歡聲笑語。
突然,校門口聚集了一幫人,吵吵嚷嚷,像打架似的。原來是門衛不叫一個推著自行車的農民進來,非叫他把車子停在外麵不可。
“對不起,我們校長有話,今天校慶,不準自行車入內。”門衛解釋說。
他隻好把車子鎖在外麵,扛著一隻大紙箱子,吃力地往教學樓門前的主席台走去,看樣子箱子裏的東西好重好重。
金業和美娜回眸一看,那不是咱班吳奇嗎?那年,他大學沒考上,回家務農了,聽說他這幾年混的不錯,承包了一大片山,全都栽上了棗樹、梨樹、杏樹……
“嘖嘖,他也真是的,咋沒帶個幫手。”美娜惋惜地問。
吳奇用襖袖擦擦汗,很詼諧地說:“我可比不了你們,僅帶點土特產,自家出的,叫大家見笑了。”
沒開會前,主持人公布參加校慶人員簽名單,還有賀禮。
吳奇坐在金業身旁,他環視一下四周,來賓都是西服革履,精神抖擻,好不氣派。再看看自己,粗布衣裳,土裏土氣,臉紅一陣,白一陣,一副窘相。
“沒簽到的,請到前麵簽到;帶賀禮的,請送到主席台來。”主持會議拿著麥克風喊了一遍又一遍。
吳奇一聽,抱著紙箱子走向主席台,沒等到地方,被什麼東西絆了一下,人倒箱破,那棗兒滾滾而來,像一顆顆金燦燦瑪瑙,好眩目。與會者一齊把目光投向了吳奇,他站了起來,糙臉像挨了一巴掌,僵在哪裏!
美娜上前幫他往箱子裏揀,順手抓了幾個,用手絹擦了擦,邊吃邊問:“謔,這棗又脆又甜,是你家的吧?”
吳奇僅是點點頭。
“剛才,你們都品過吳奇家的大棗了吧,可不能白吃呀,這是他培育出來的一個新品種,叫“博才”一號,名震全國,還注冊了呢,這是咱們縣的明片呀!”校長激動地向大家宣布說。
“校長,他也是咱們校的學生嗎?”有人悄悄地問。
“忘介紹了,吳奇是90屆畢業生,他結合遼西特點,專門從事大棗栽培、嫁接工作。”說到這裏,校長把他請上了主席台,並坐在老校友縣長旁邊。
縣長滿懷深情地對大家說:“我們博才中學,不僅為高學輸送高學曆的人才,而且還有像吳奇那樣,立足農村搞科研奔小康的精英,這才是博才中學的辦學宗旨。”
校長掬了一捧金燦燦的大棗,滿懷深情地說:“謝謝你,吳奇,你帶來的不單單是一箱棗,而是給校慶送來了一份最最珍貴的賀禮。”
會場掌聲如潮。
幾百雙眼睛齊刷刷地投向其貌不揚的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