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書店初見(一)(1 / 2)

戊子年十月初二,阿爾法市,一個普通工作日的下午。

正值白秋,涼風習習,空氣溫潤,路上車水馬龍,行人川流不息。

雖然此地不如市區中心地段那般繁華,但附近有一所全日製重點大學、一家市級專科醫院以及數幢辦公寫字樓,日常人流量不少,又恰逢下班的時間,所以街頭上是摩肩接踵、人頭攢動,好不熱鬧。

在這片鋼筋水泥的森林裏,一個學生打扮二十歲出頭模樣的女孩子獨自走在穿梭的人潮之中。

女孩名叫李夢澤,是在附近的阿爾法城市大學念書的大二學生。城市高速發展所帶來的快節奏生活讓路上的行人都步履疾速,沒有片刻會停下自己的腳步,而她卻在擁擠的人群之中不緊不慢地走著,時而駐足看看街邊的店鋪,時而定神矚目遠方,與周遭的路人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走著走著,李夢澤循著一麵路牌轉入一條街道,嘴裏嘟囔著路牌上的名字:紅磚街。

這紅磚街與之前走過的高樓林立的馬路風格截然不同,少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也少了轟轟作響的汽車發動機聲,朝九晚五、勞碌奔波的城市生活似乎無法入侵到這裏。

近三百米長的街道兩旁沒有一棟高過三層的樓房,陽光照射十分充足,直接透過路旁梧桐樹的枝椏蔭翳,散射在地麵上,形成金色的眩光。

住宅建築像是西歐國家的建築風格,木門鐵窗、紅磚黑瓦、結構緊湊、氣度優雅,比起李夢澤一路上看見的其它混凝土建築,少了份凝重卻多了份活力。不過這些建築已是年代久遠,至少是大半個世紀前建成,看上去離上一次大規模修繕也似乎有些年頭了,許多樓的外牆毛磚和瓦片都或多或少有些破損甚至是滅失。

街道的盡頭則是一條水流清澈的小河浜,上方橫亙著一座人行景觀橋,人過而車不過,通往另一片鋼筋水泥的森林。

因為馬路是單行道,車流較少的緣故,整條街的環境也相對安靜不少,加上潺潺的流水聲,在這個蕭蕭落木的阿爾法市秋日之中頗有些鬧中取靜的意味。

雖然李夢澤對於眼前這突然出現的敞亮景象有些始料未及,但腳步卻沒有就此止住,而是繼續向街道深處走去。

主幹道旁優越的地理位置加上獨特別致的建築與景色,造就了這條老街不俗的人氣。街邊的門麵幾乎無一例外全是商家店鋪,有超市雜貨、禮品服裝、五金建材、小吃飲品等店,生意都十分不錯。

李夢澤順道在路邊一家小店鋪買了瓶礦泉水解渴。

邊走邊看,李夢澤腳步漸緩,停在了紅磚街42號的門前。

乍看之下,這42號的門口空空蕩蕩,既沒有廣告也沒有店麵招牌,根本不顯眼,隻有通過門上的open-close雙麵掛牌才能讓人意識到這家是做生意的。

門旁是一扇一米多高兩米多寬的茶色落地窗戶,窗口裏麵似乎堆著許多雜物,不是特別看得清楚裏麵的狀況。但是門口既然掛著open的牌子,天色也還早,應該有人在看店的吧,李夢澤心裏這樣想著,推門走了進去。

果然店家還在營業,而且是一家不多見的私人書店。

與室外的陽光明媚不同,店裏燈光不是很充足,僅靠一盞吊在天花板上的長條白熾燈照明,老舊的燈管還會時不時地發出略有些刺眼的光和惱人的滋滋聲。雖然房間整體空間不大而且雜物很多,四周還放著大大小小的室內盆栽,但是意外地並不髒亂,應該是有人經常打掃才能保持如此整潔。

東麵靠牆垂直放著四個五排的實木大書架,上麵無序地擺放著各類的書籍,天文地理、科教法律、哲學經濟、宗教社會、語言藝術、醫藥衛生,什麼領域的都有,有一部分的新書,也有一些二手的舊書,它們並沒有被分門別類地整理好,就是很隨意地堆在書架上。

此外,地上也有好多紙箱子裝著還沒來得及放上書架的書,或者說店裏的人本來也沒準備把它們擺上書架。目測看來,書店裏一共加起來少說有近千本書,別說像李夢澤這種第一次進店的人,就算是店主店員他們自己想要找一本書,恐怕也無跡可尋很難立刻就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