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探究型化學實驗教學活動
實驗教學
作者:胡國明
教師要成為學生建構知識的幫助者和引導者,通過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舊知識之間聯係的線索,幫助學生建構知識。探究型實驗教學模式符合新課程理念,符合建構主義的原則,是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科學探究方法訓練的重要途徑。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的許多重大發現和研究成果都是通過實驗得到的。實驗既是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又是化學教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化學實驗課教學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也在逐步進行改變,教學模式不斷深化完善。傳統的化學實驗教學模式一般是在學生實驗操作前由教師先講清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所需的儀器、試劑材料、儀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實驗操作步驟、實驗現象的觀察和記錄方法等,然後要求學生嚴格按照實驗的步驟去完成實驗,並注意認真觀察記錄實驗現象,然後分析獲得學習的知識內容。這樣的化學實驗教學,學生學習非常被動,缺乏主動性,雖然也動手操作,但僅僅是對教學知識點和實驗操作過程的強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到充分激發,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缺少知識的交流、情感的共鳴,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不到培養,不符合當前教育新理念、新課標的基本要求。所以,改變舊的教學模式,構建新的探究型實驗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建構主義認知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由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由學生自己建構知識,教師要成為學生建構知識的幫助者和引導者,通過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舊知識之間聯係的線索,幫助學生建構知識。探究型實驗教學模式符合新課程理念,符合建構主義的原則,是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科學探究方法訓練的重要途徑。
1 探究型化學實驗教學模式的基本結構
探究型化學實驗教學模式的基本結構內容包括:1)提出問題;2)自主設計;3)操作觀察;4)記錄現象;5)討論交流;6)質疑答疑;7)分析歸納。其中的幾個重要環節是:1)要求學生根據實驗目的提出實驗原理、設計出各種可能的實驗方案,並能做出判斷和選擇;2)探討不同實驗現象差別及產生原因;3)能夠分析實驗現象並對異常現象作出判斷和評述。
2 探究型化學實驗教學模式的
確定
探究型化學實驗教學模式不能是一個萬通公式,應該視不同的實驗內容和課程目標以及學校的實驗設備器材情況而有所改進。化學實驗教師應在化學教研組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各種實驗資源,依據課程目標確定出每一個實驗的結構環節,製定出適合師生和本校情況的切實可行的實驗方案,有利於學生的探究學習和實驗能力的培養。
3 探究型化學實驗教學模式應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個體的學習是知識的主動建構,個體要利用已有的認知結構對外界信息進行主動的選擇推斷,主動地建構對外部信息的解釋係統。因此,在實驗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非常重要。研究表明,隻有當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動機,當他們的認知、情感都進入教學而實現自覺、自主的學習時,才能實現最優化的教學效果。探究型化學實驗教學模式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作用。首先,根據提出問題,學生要自主設計實驗方案,這一環節學生必須運用已有的知識,查閱資料並通過積極的思維來完成,同時還要從理論上研究進一步探究的可行性,直到確定方案,整個過程都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其次,實驗的操作過程、試劑的選用、現象的觀察分析、實驗的結論及說明問題等都必須由學生完成。這樣做能夠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完成化學實驗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