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芻議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效整合策略(2 / 2)

1.4 利用多媒體工具豐富數學課堂內容

一堂數學課隻有短短的45分鍾,由於時間所限,很多的內容在課堂上教師都無法向學生展示,而隻是一語帶過,或者讓學生課後自學。尤其是在上到幾何知識時,很多時候光是畫幾幅圖就需要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隻能馬不停蹄地推進教學活動,而無法留給學生思考和探索的時間,使得教學活動出現灌輸式教育的問題,從而嚴重影響了數學教學活動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

例如,在進行“平移和旋轉“這一節的情境導入時,筆者運用多媒體播放遊樂場場景圖,抓住學生愛說愛玩的天性,讓學生在通過多媒體情景再現的基礎上,刺激多種感官,在主動學習的狀態下探索、實踐。這樣學習就更加形象、直觀、富有成效,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對遊樂場項目進行分類,很順利地引出本節課題。

多媒體工具具有一定的存儲功能,如果教師能夠利用多媒體工具,把教學內容在課前製作成教學課件,在上課的時候直接呈現給學生,就會節省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而節省下來的這些時間可以更多地運用到學生的思考探索活動中,從而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2 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反思

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信息技術一旦與數學教學活動進行有效的整合,會使得數學教學活動的質量顯著提升。然而,在運用多媒體教具的過程中,由於使用不當,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2.1 過度依賴多媒體

由於看到了多媒體工具的諸多優勢,很多教師開始對多媒體工具產生一定的依賴心理,認為無論是什麼樣的教學內容,都要與多媒體工具扯上關係才能符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於是看到了大量的數學公開課、示範課無一例外地都選擇了多媒體教學。除此以外,很多教師在使用多媒體工具的過程中,完全將自身的位置讓位於多媒體工具,在數學課堂上埋首在計算機之後,一步步地用鼠標進行演示操作,而與學生幾乎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交流。要知道,教學活動本身就是教師和學生進行互動的活動,一旦教師把教學活動變成了學生與機器的互動,勢必會影響教學效果。因此,適時、適當地利用多媒體工具進行數學教學活動才是科學之道,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2.2 教學課件形式大於內容

多媒體課件由於其絢爛奪目的畫麵和動聽的聲音,對學生產很大的吸引力,這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然而,很多教師在製作教學課件的時候,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過分地強調課件的形式,在課件中添加進去大量的圖片、音樂、動畫,使得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注意力被這些絢爛的教學形式所吸引,而忽視了實質性的內容,從而影響了多媒體教學的實效性。事實上,教學課件是為教學活動服務的,教師在製作課件的時候一定要明確教學目標,針對教學內容設計出更加實效的課件才是可取的方法。

3 結語

總之,信息技術的應用是未來數學教學活動發展的重要趨勢,數學教師一定要把握機會,利用好這一便捷的教學工具,努力以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為契機,推進數學教學工作朝著更加科學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會敏.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改革與實踐,2011(16).

[2]李勁鬆.初中數學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18).

[3]任霞.正確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7(8):34.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橫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