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寧靜的加速度(3 / 3)

但夏天到底有多慢?在我的鄉下老家,我的父母因了我的遲遲不歸正暗自傷神。已經是夏季了,我的媽媽她翻出了我早些年穿用的衣物,覺得那陣子的時光還在,它們至今常在她的眼前晃蕩,但卻有些虛了,觸手即散。父親他扛著鋤頭到了田裏,他看到了這個夏季正如一隻久久不歸的鳥,它飛得那麼高,那麼遠,卻好似沒有力量。

有許多個孩子在假期裏去旅行,他們去一個叫避暑山莊的地方。他們會在那裏呆上一段時間,直到夏天的腳步停頓下來。那些日子,他們整日無所事事。“日子過得真慢啊,一天就像一年。”

我沒有比他們更強烈的感覺。我隻是時常會想起他們。偶爾會產生一些外出走走的念頭。但夏天如此漫長,我的想法一推再推,轉眼又是一個夏季了……

第三章 本命年

也許我從未離開過。我記掛的父親母親從未因思念而失眠。當一匹奔馬經過田野他們看見了那馬的背上那一簇灰塵那是從遠方帶回來的。他們還聽見了那嘶鳴二十四年前我來到世上,那時我對這世界保持單純的熱愛。那時我雙眼皮不久後嘴巴靈巧。十二年後我遇上了一位算命先生。他摸摸我的額,仔細地點頭而今我隻剩下在平靜中保持回憶的勇氣了。我想起因天色暗淡逝去的大舅父。他在遙遠的時空中安享天年春天裏我翻看他的日記:許多細微的隱秘,在院子裏,觀望著花開……

流逝

時光的流逝與四季的輪換不同,它因為漫長與孤絕而呈現一種令人心醉的光環。四季的遷移卻總讓人有所期盼。每一個季節總會明確地告訴我們它還會再來,因此我們永遠處於等待之中。但時光的持續流散讓我們心痛不已。那已經逝去的成分裏有綠色和金色,而更多的淡藍則是一種近於憂傷的色彩。

在許多人的眼中,他們看見了四季和光,但看不見流逝。由於他們太專注於生活了,因而錯過了回首和張望的機會。流逝是一種倏忽之間的景觀,它的經典圖像是聖人站在河岸上歎“逝者如斯夫”的一幕。許多後來者想象過老人家臨風而歎的樣子,他的衣襟飄飄,但這種想象距事情的真相已經很遠。隻有曆史才知道當初聖人是怎樣走過來的,他的步伐很可能同我們的沒什麼兩樣。

但我們不能否認歲月的滄桑正在顯示一種力量。流逝的力量,因為這種力量讓時光變得凝重了。它厚積薄發,與我們的庸常生活全然不同。

不過,當我們走在“道路上”,尤其是徒步旅行的時候,我們還是可以一瞥流逝的影子,那就是路畔的一抹風一片樹葉與我們擦肩而過的情景。我們很可能還會看見一個孩子酷肖牽著他手的一位老人。那是他的祖父。命運的可貴正在於此。這樣的相遇讓我們感到歡喜和驚奇。這種驚奇是沒有理由的。它隻是緣於我們漫長一生中的一次偶然關注。

夜晚

你知道,許多個夜晚我都是一個人度過。在那些夜間,我寫作和閱讀。在文字的間隙裏,許多時光就悄無聲息地流走了,並且永不回返。夜晚所呈現的特征是:黑暗和靜謐。這種世間最為奇妙的元素一度充斥了我的生活。它閃光而孤獨。我不可思議地迷戀那樣的日子。暈眩的夜,蒼茫而巨大的月影,無邊無際的蒼穹,這樣的一些事物幾乎為我所獨有。我居住在我自己構築的宮殿裏,傾聽萬事萬物在角落裏的獨語。我曾經狂妄地認為自己已經抵達那最深的夜,解開了夜晚之謎。

沒有人能夠輕易地理解這種心態。它的源頭在何處,最終流向何方?連我自己也未曾得知,我究竟在這樣的夜晚裏獲得了什麼。或許在漫長而迷蒙的生命之初,我從星際間透露的光輝中看到了什麼,它神奇地把未來的一切形態播種在我心靈的底層。數十年後的我卻是單調而守舊。那些源源不斷地出發於黑夜的漢字可以證明這些,它們仿佛靈性的箴言。當我回首的時候,我發現,我靈魂中的鳥兒都飛走了,經過許多個夜晚的淘洗,我的身體變得笨拙而消瘦。我還希望從夜間誕生的激情能夠延伸到我的白晝,但這種心願最終沒能實現。在夜晚之外,我的大部分辰光總是散漫而鋪陳。

一個人的夜晚。從一九九三年或者更早的年份開始的簡單抒情仿佛一個符號,它連接起我的故土和漂泊之旅。我在奔波穿梭中記錄的片段把自己的生命無限地擴散。我忘不了那既往的一切,關於鍾點和路標的記憶總在我的腦海中突兀地閃現。我從校園走上了社會。在與夢境中的幻象對應的瞬間,我聯想起那些夜晚:一個人的夜晚。所有的努力和思索都是徒勞的:它們帶走了那麼多,留給我的隻是一些碎屑。一個人走在路上時,我常常回過頭去,我仍然看到了孤獨,沒有別的。

閱讀

許多情節仿佛從未過去。此刻,它們就在我們生命中湧動。而書籍中紙質泛黃的頁麵裏隻有一兩聲鳥叫是真實的,其餘的都飛出了這書冊的困擾。許多隻鳥在春天裏忙於築巢,在夏天裏忙於飛翔,廣闊的天幕下,那一隻隻展翅高飛的鳥兒銜著無數傳奇和夢幻,它們在飛——是真正的鳥兒的飛翔,與我們在閱讀時思路的上升不同,它們的飛是動人的,可視的。

我經常看到這樣的景象。童年中習見的遊戲。我還經常看見地上的螞蟻,它們的行動比鳥兒遲緩得多,但卻另有一種腳踏實地的力量。這兩種空中地上的運動密不可分,它們共同構成我閱讀時真實的一幕——連那文字的作者也不得不承認這些。他的敘述是空虛的,又是真切的,既讓人親近,又遙遠得不可觸摸。

許多個下午,我穿行在文字的叢林中。任何書籍中都有一種陳舊的、與世隔絕的氣氛,這一切都緣於閱讀。閱讀是另一種沉陷。當身體緩緩地下墜,心緩緩地下墜,我看見了往事中那隱秘的部分:一個老頭的愛情,一個少女的單相思。四季像一抹流雲,它帶走了與它最為接近的事物,但留下了塵埃。大地因為塵埃的積聚而日益古老,古老得像一本其厚無比的書。

偶爾,在鄉下的人家中,我看見一兩本珍藏多年的典籍。一套中國的古典名著,或者一戶人家的家譜。許多個人通過筆墨被記錄下來,像一根繩索上穿起的陳年歲月。他們孤獨而昂然地活在一本書裏,但全無聲息。可當書籍存在的時候,總有人不會徹底忘掉他們,哪怕僅僅知道他們的名字。那是空氣和水對大自然的記憶,猶如一次酒後閱讀,隨之而來的是無止無息的注視。如霧般恍惚的注視,有人在注視中走進夢裏,他比醒著時更加醉心於一本書……

回來

一個人無論離家多遠,他最終抵達的地方卻總是他的故鄉。一個腳步不停的人常常癡迷於路途中的景觀。那飛揚的風沙和雲瀑都是美的,這包括往事中的所有回憶。路上橫呈的不隻是風景,還有命運。

命運是圓形,也是曲折和回旋的另一種釋義。當一個人走在回來的途中,他肯定會想起自己離開時的一幕。這就如同“命運”這個詞,起初的時候你對它不以為意,但它跟定了你。

一個個村莊和城鎮都是老樣子。但這隻是表麵上的事情。如果你的眼光更深一層,你會看到這許多年來,沿途的變化。譬如,路邊那條小河已經不見了,那棵築過鳥巢的樹也不見了。天空中隻有一隻、兩隻羽毛未豐的鳥兒。它們笨拙的姿態仍然告訴你“飛翔”這個詞,就如同你對命運的回顧。你的昨天就是一隻鳥兒,笨拙,但是會飛。現在你已經落到了地上,用腿走路了。但你偶爾會保持對舊日生活的一絲兒記憶,並擁有一種天然的敬意。

是的,你正在回來。越來越多的事情證明你的方向是對的。傍晚,當天邊最後一抹光輝被夜晚收留,你心中最初的激情已經不再。浮華和喧囂散盡了,滿世界都是靜謐。時間的飛速移動讓人恐慌和吃驚。

你一個人呆在一間你住過的屋子裏。那兒還保留著你童年的氣息。倏忽之間,你仿佛真的又回來了。這麼多年,你其實並未離開過。

錄音

聲音突然變得無比重要了。這是在一些孤寂的晚上,由於失眠而使自己的忍耐趨於極限。有時候會盼著人來,但又害怕漫無止境的閑聊會讓自己的思緒停不下來。事實上,那些平淡的、飄忽的聲音是非常吝嗇的,我的朋友們,他們是這聲音的製造者。由於他們的介入,我的生活會充滿閃光的力量。

有一些歲月遠去了,隻有一點點聲音留下來。它們不是物質的內核,但符合時光的特征。倘若一個人無意中留下了自己十年前的聲音,他會感謝這聲音對時光的挽留。現在,經過了許多年的淘洗,生活已經露出了它底層的成分,這就如同一種聲音的質地,我們發現了它,並且心中充滿歡喜,另外,可能還有一些悵然。

我有過錄音的經曆。不過,這樣的經曆沒有構成什麼。我隻是聽到了另一份被複製的我的聲音。這樣的複製我不知道是否成功,但在別人看來或許如此。事後,我反複傾聽那些回蕩在空氣中的帶著鼻音的朗誦。我覺得它們離我很遠。

——我從沒有如此近距離地體會另一個我。當他出現時,我才發現了自己心中的慌亂,對這樣的事情,我當時是無準備的。

結局

任何事情的結局都仿佛一重迷霧。它們的出現在突兀之間,沒有征兆,也似乎全無章法。但一個看到了許多結局的人會明白它們的出處。在許多情況下,一個結局就是一幕最真實的劇情,不需偽飾,也沒有絲毫表演和做作。

其實生活就是由許多個結局組成。不同的結局構成不同的人生。但許多故事卻也是有頭而無尾的。沒有結局的事件構成我們生活的另一個側麵。在生活之外,有一個大結局在悄然橫陳。這樣的結局就不止是一個終點,還是命運。

在命運開始的地方,總有無數期待讓我們傾心。在期待之中,我們是不會想到結局的。結局無論好壞,都有了終端的意味。

在鄉下,勞作一年的農人們總在期盼著一個好收成。他們的期盼是一種結局,同時也是一年的另一個起點。在年景好的時候,農人們的期望不會落空,這樣的期盼就有了喜劇的味道。在一個季節起始的時分,農人們在田地裏持續編織他們的夢想,一塊塊田壟讓他們變得成熟而自信。

一段歲月的結局像一種隱喻,它不會明確地告訴你時光的亮度和指向。但生活將真正的秘密隱含其中。當我們走過天空之下那廣闊的大地,我們知道,一切尚未開始,但一切卻又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