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牡丹詩(2 / 2)

這詩眼,可以說是極為簡單了。

徐二公子手持紙扇拍了拍左手掌心,瀟灑一笑,“這有何難。”

於是出口成詩,“力疾坐清曉,來時悲早春。轉添愁伴客,更覺老隨人。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望鄉應未已,四海尚風塵。”

詩句工整無錯,隻不過,眾人在鼓掌之時,心中卻是切切然。

這乃是一首明顯的悲春思鄉詩,一看就是這位徐二公子提前準備好的,不然以他的性子,先不論悲春,哪裏會來的思鄉。

唯有徐誌哲前頭的那位才子,心下鬆了一口氣。

一輪飲酒傳詩後,倒也有些才子被淘汰,許是因為旁邊有佳人,故而也表現的瀟灑。那邊也有細細話語從紗簾中傳出,卻是聚在一起的千金小姐們,開始交談起來。

清酒也有酒勁,少女們的話語聲隱隱傳來,讓才子們愈發熱烈起來。蕭長歌卻是注意到,有一名才子忽地起身,和徐誌哲前頭之人低語了幾句。

隨後,便見兩人交換了座位。

倒也無人去管這個,唯有那被交換座位的人,心下鬆了一口氣,不用兩相為難。

蕭長歌眼眸卻是微微一動,落在那主動交換之人身上。

此處的青年才俊,有許多人的畫像,他雖然見過,但以古代畫師的技巧,著實讓他有些難以辨認。而那主動交換位置之人,他是不認得的。

莫邪的身子稍微動了動,但馬上恢複正常,而後,一側的紗簾微動,卻是走出一道身影,正是梅姑。

蕭長歌微微含笑,“無相可走了?”

“已走了。”道了一句,梅姑跪下低頭,“無相尚自回棠城,實屬梅姑禦下不嚴,還請皇上見罪。”

蕭長歌搖了搖頭,“梅姑,起來吧,你一向知道,朕不喜這般的。”

“多謝皇上。”

“正好你也來了,你可知那人是誰?”

順著蕭長歌的方向看去,梅姑便見著坐在徐誌哲上方的才子,回想後回道:“戶部侍郎賈文傑的公子,賈尚。”

三省六部,六部之內,一尚書三侍郎。

戶部侍郎賈文傑,是玥太後扶持的人。

蕭長歌便思索起來,這幾年,玥太後和徐致晟明爭暗戰,每一步總會引起一段波瀾,由不得他關注。

守孝三年,即將登基封後,最是容易出波瀾的時候。

細細回想,卻突然想起剛才提議飲酒傳詩的,似乎也是這位賈尚。

怕是今日又有波瀾。

突然想起什麼一般,蕭長歌偏頭看向梅姑,“梅姑,你也坐吧。”

梅姑道謝入座,蕭長歌停頓片刻後,開口詢問道:“公主和王小姐在何處?”

梅姑指了指左側一處紗簾亭,回道:“便是那裏,長苼公主進去後便讓花田齋侍女退下,故而無法知曉裏麵交談的內容。”

蕭長歌應了一聲沒有搭話,卻是在細想玥太後到底是何用意,難道是想將王婉君一同拉下?

可常理來說也不通,王婉君封後,乃是玥太後授意使然,怎會自己橫生波折。

那邊飲酒傳詩卻依舊在進行,沒多會便到了賈尚,賈尚倒也不懼,所對之詩工整中透著文采。

待收獲一片掌聲後,賈尚對著徐誌哲敬了一杯,而後莞爾一笑,“徐公子,在下所出的詩眼,乃是,牡丹。”

竹院內,突然有片刻的安靜,才俊們臉色皆有些訝異。

但凡詩會,往往會錯開一些敏感的詩眼,諸如龍鳳等等。而牡丹,乃是國花,從某種方麵來說,象征著,皇後。

要知道,皇後禮服上的服紋,除了鳳凰之外,多為牡丹。

便是紗簾亭內,也忽地安靜許多。

可徐誌哲卻毫不知覺,晃首一笑,眼眸中有得意的眸光劃過,“此有何難。”

“聽好了。”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競誇天下無雙豔,獨立人間第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