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情節感人至深,催人淚下,內容合情合理,跌宕起伏的愛情故事。所以愛看瓊瑤一板一眼,絲絲入扣這種類型小說的中年和青年讀者們注意了;我敢保證,這部小說絕對將是你們不錯的選擇。
陳豐羽和程小青是本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他們兩個人是從小一塊長大的。他們父母的關係也當然是不錯的,可以說是莫逆之交了,他們年輕時就在一起插過隊,吃過苦,可以說彼此有著深厚的感情。
回了城後,兩家又一直住在一個院裏,所以兩家關係就更好的跟一家似得了。豐羽的父親還有兩個妹妹,都是和他一樣曾經經曆過下鄉那種艱難歲月的人,豐羽的大姑和大哥一樣當初在鄉下沒有結婚,結果熬了很長的日子才返城了。
可是豐羽的小姑卻沒有這麼幸運了,由於一時的失算在鄉下就和自己心愛的知青登記結婚了,而這樣可就在以後的知青返城名單上沒有了他們的名字了呢,於是他們兩個也就隻好認命地呆在這離城不遠卻十分窮苦的小山溝裏了。
而返城後的豐羽父母這才結了婚,辦了喜事。另外當然還有小青的父母,可以說和豐羽父母辦的如出一轍,一樣的正確,所以他們兩家便開始在一起過上了返城後幸福的生活。
當然這裏麵還有豐羽的大姑和她的丈夫,以及和大姑還有陳父關係都不錯的楊氏夫婦。他們四家人的關係一直保持的不錯,彼此之間有來有往,尤其是陳家和程家,而他的妹妹也和楊家走的親熱,反正生活就是這個樣子。
兩年裏,他們四家人都陸陸續續地有了自己的寶貝,豐羽和小青是同歲,小青還比豐羽大了半個月,所以小青還算是豐羽的姐姐呢。豐羽大姑生了一個男孩,所以起名叫曹天。
而楊氏夫婦生了一個女兒,起名叫倩妮,所以自從有了這四個孩子以後,這四家人就顯得格外熱鬧了,特別是住在一個小院裏的陳家和程家,可以說天天兩個孩子的哭聲和鬧聲此起彼伏,簡直是不絕於耳,而這兩家人也隻能是無奈地把它當成最美妙的音樂來聽了。
而且出於交情不一般的原因,陳父和程父還曾經給他們的兒女訂過一次娃娃親呢,也就是將來以後讓豐羽娶小青當媳婦兒,但那也隻是兄弟倆在過年過節時喝酒取樂用的話題而已,當然誰也沒有把這個事當過一回真。
其實他們也明白;這事不能當真,畢竟現在又不是舊社會了,搞什麼這種娃娃親呢,所以兩家人也非常的清楚;對於這個玩笑,以後也隻能把它當成是一個玩笑,誰也不能認真。
雖然是這樣,可是兩家人說實話從心底裏也期盼著他們的後代以後能夠有點兒什麼想法,畢竟親上加親,不是更好。不過他們兩家也都知道;這種事情可不能勉強的,所以不能強求,還是順其自然,就看豐羽和小青以後的緣分怎麼樣了。
然而說實話;他們兩家人的美好夢想隨著兩個孩子的逐漸長大而被打破了。因為豐羽和小青兩個孩子從走路記事起就開始打架,可以說是誰也不讓誰,誰也不服誰,各有各的理,結果弄的他們父母也真服氣,簡直是哭笑不得,而且見了麵全都比較尷尬地笑稱;“他們兩個真是一對小冤家呀!怎麼一見麵就這樣了呢?”
兩家的大人以為他們長大一點,懂事一些就會好一點了。可是他們錯了,這一對小冤家基本還是那個樣子,看上去是一點好轉的機會都沒有,而他們的父母也都對這個慢慢地失去了信心。
不過這兩個孩子吵歸吵,鬧歸鬧,到了真事上,他們兩個倒是彼此幫助,尤其是豐羽,隻要一看見有的和他們同齡的,甚至是比他們年齡都大的男孩子欺負小青,那他二話不說真過去和人家拚命啊,所以不知怎地。
這樣保護小青已經悄悄的變成是他與生俱來的原則之一了,雖然小青一直還是不領他的情,繼續充當他“小冤家”的角色,但他對這一點倒是不怎麼在乎,一直就這樣堅持著自己的這個原則。隨著年齡的不斷變大,他們也當然有些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