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工商局
1978年國務院恢複全國工商行政管理局。1980年8月,中共銅川市委、銅川市人民政府決定恢複銅川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至九十年代初,市工商局辦理了上千件倒買倒賣、製假販假、投機倒把、欺行霸市等違法違章案件,並進行了大規模的清理整頓公司工作,為規範市場、繁榮經濟做出了貢獻。
1994年,國務院頒布關於工商行政管理的三定方案以來,市工商局進行了企業登記管理改革,由審批設立製改為依法核準製;轉變監督管理為參與監督管理各類市場,主要參與監管了房地產市場、證券市場、勞務市場等生產要素市場;調整執法對象,從重點查處投機倒把活動轉變為依法規範市場交易行為,保護公平競爭;提高管理層次,從側重於具體業務管理轉變為運用法律和行政手段進行宏觀監督管理。多年來,市工商局認真組織廣大幹部學習黨的“十四”“十五”大精神,學習工商行政管理的一係列法規,規範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水平,積極扶持個體私營經濟發展,支持國有企業體製改革,打擊假冒偽劣,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黨的“十六大”“十七大”以後,銅川市工商局積極推行管理機製改革,打造服務型工商,出台了登記管理辦法、種子經營備案製度等一係列改革措施,促進了工商行政管理規範化、法製化,開拓了工商管理的廣度和深度。同時,加大大要案件的查處力度,加強食品藥品市場、農貿市場的監管,積極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促進了市場秩序的健康發展。
1981年銅川市工商局注冊登記各類企業785戶,從業人員124006人,資金13028萬元;個體戶868戶,從業人員1037人。
經過發展,到2006年底,注冊登記企業2810戶,注冊資金499204萬元;私營企業1691戶,從業人員19777人,注冊資金2698萬元;個體戶14711戶,從業人員21440人,注冊資金15438萬元,累計上繳各種稅費近10億元。同時立案查處和即時處罰各類經濟違法違章案件28000餘件,為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穩定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工作多次受到國家工商總局、省工商局和市委、市政府的表揚的獎勵。
2007年,市工商局進一步加大了服務地方經濟的力度。(一)堅持規範和服務相統一,加強登記注冊工作。全麵推行委托基層工商所登記個體工商戶,減少審批環節、減化辦事程序,縮短辦照時間,在全市設立了28個“一站式”服務窗口和“綠色通道”,始終將服務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創新服務舉措,改進服務手段,在法律法規許可的範圍內為企業排憂解難。加強對破產企業和重大項目的提前介入,依據職責進行調研論證,在具體操作中做到上門指導、跟蹤服務,以實際行動服務項目建設大局。(二)履行職責,服務新農村建設。一是紅盾護農積極推進。製定紅盾護農行動方案,組織開展了打假保春耕、打假保秋收等專項檢查,有效規範了農資市場秩序;二是經紀活農開始起步。加強宣傳培訓,對20名果業經紀人進行了重點培養,農村工商所對轄區從事農產品經紀活動的人員進行了初步備案登記;三是合同幫農穩步開展。各分局積極協助涉農企業製定和完善農產品相關合同;四是商標富農全麵展開。積極實施名牌戰略,推動“一所一標”工程,充分發揮現有農產品商標的示範作用;五是維權保農深入人心。開展送法律下鄉活動,增強農民維權意識;六是企業強農成效顯著。積極開展農村專業合作社登記工作,協調專業協會和相關企業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七是市場助農紮實有效。結合創衛和新農村建設,改造提升了5個農村集貿市場,為農民經營創造了良好的硬件環境。(三)加強幫扶措施,積極促進非公有製經濟發展。製定全市非公有製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出台促進服務業、扶持企業發展的相關措施,建立和完善了工商幹部聯係和幫扶企業發展的多項規章製度,完成“西洽會”“青洽會”的參展招商和接待任務,招商302個項目,涉及金額9.8億元。確定66戶企業和50戶個體戶為工商幹部的幫扶和聯係對象,要求每個季度走訪一次,幫助企業解決具體問題。認真開展再就業工作。(四)落實“一審一核”和首辦責任製度,認真開展年檢和驗照貼花工作。(五)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完成創衛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