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技校學生如何麵對競爭
探討與實踐
作者:李愛青
摘 要:本文從競爭是前進動力的源泉,恰當定位自己的競爭目標,正確麵對競爭的壓力,杜絕非健康的競爭,學會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等五個方麵來淺談技校學生如何麵對競爭。
關鍵詞:競爭;壓力;技校學生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自然界(包括動物、植物)生存鬥爭的殘酷現象。當今人類社會同樣是個高度競爭的社會,競爭存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競爭已伸入社會的每個角落,小到幼兒的比賽,大到國與國之間經濟、科技等各領域的競爭。社會因競爭而充滿生機和活力。競爭使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不斷進步。
技校學生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孩子”,隨著畢業的鄰近,競爭的壓力也明顯加大。那麼在競爭麵前他們該怎麼辦呢?以下從五方麵來淺談技校學生應如何麵對競爭。
一、競爭是前進動力的源泉
競爭是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適當的競爭,可以創造一種健康向上、鼓舞人心的氛圍。競爭為參與者創造了“自我實現”、“自尊體現”的環境。參與者對競爭內容會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克服困難的意誌更加堅定,為了取得競爭的好成績,以積極堅強的心態,激發調動自身的潛在力量,全力以赴,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與創造性。
二、恰當定位自己的競爭目標
競爭的目標要有層次,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位自己的競爭目標。這個目標應不會唾手可得,需要你付出努力,但又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若目標定得太高,勢必經常遭到挫折和失敗,會使人易產生挫折感、失敗感與自卑感。要學會與自己競爭,學會與過去的自己作比較,看在哪些方麵進步了,未來還能在哪些方麵提高,這樣紮實地努力,紮實地進步。與自己競爭,將有助於正確對待與他人的競爭,能夠在競爭中放下他人的目光,隻管努力地去做、去行,不管結果如何,隻要努力了都能坦然地麵對競爭的結果。
三、正確麵對競爭的壓力
在競爭中壓力無處不在。有些人在競爭麵前,畏首畏尾,害怕失敗,盡力躲避競爭,長此以往,他們的一生必定是碌碌無為的。麵對競爭應不逃避,勇敢麵對,勇於進取,有頑強的意誌,勝不驕敗不餒。人的潛能是巨大的,隻有自信才能開發潛力,一個人如果失掉自信,他將一事無成。培養積極的心理狀態,控製防止消極情緒的滋生,把壓力變成動力。
壓力弱應自覺適度加壓,提出更高要求。相反過度壓力使人產生焦慮,導致恐懼、煩躁、失眠、缺乏自信等,影響身心健康,導致工作學習能力水平無法正常發揮。過度壓力往往來源於,自身期望過高,父母要求過高,學校師生的期待,同學間競爭,社會的激烈競爭。壓力過度應主動適度減壓,適當放低標準降低期望值,不要對自己太苛刻,對事情不求十全十美,要擺脫完美主義的束縛,知足一些。過度的壓力也可能是過分誇大了事情的重要性、困難性。這就要求對事情不過於執著,不患得患失,要善於發現自己的優點,提高自信心,改進方法統籌安排,培養正當的興趣,適時放鬆,壓力自然會減少一些。
四、杜絕非健康的競爭
有競爭就有輸贏,要勇於麵對,成敗都是收獲,都能增長知識,促進心智成熟。例如學習上的競爭絕非是為了戰勝同學獲得好名次,而是為了收獲學習的知識與喜悅,促進自身心智的成展和提升。過於強烈的競爭意識,使少部分學生為了能夠在競爭中取勝,采用不正當的、惡性的手段參與競爭(如考試作弊),戰勝同學時就沾沾自喜、目中無人,而一旦落後就心生怨恨,自卑妒嫉。要樹立健康的競爭意識,不搞惡性競爭,要在競爭中學會寬容,讓自己的身心健康成長。
有的同學不以學習成績、勞動技能等作為競爭的目標,而去比誰穿的時裝更名牌、誰用的手機更高檔等等,以虛榮為目標,扭曲了自己的身心,危害了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不知。
五、學會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
作為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如正確價值觀的塑造、性格的健全、身體的健康、知識結構的建立等等都遠比競爭的結果重要得多。隻有單方參與者是不存在競爭的,競爭是雙方相互依存的結果。通過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競爭者相互幫助、相互鼓勵、相互提高,既相互競爭又相互學習。互助者自助。一個不與他人合作的人,同樣不易得到他人的幫助。通過交流合作,可以更快地提高自己,同時也培養互助友愛的精神。
總之,技校生應讓自己快樂地參與競爭,坦然地麵對結果,不斷地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