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蕭鳳梧和顧傾城來說,這些事情新鮮有趣,而且多數還是他們聽不懂的,需要白年華反複解釋。
但是他們也能從白年華的講述之中吸取一些經驗教訓,尤其是蕭鳳梧在處理國事方麵頗有裨益。於是他把從白年華這裏得到的經驗總結出來,列出條目,成了一本手抄本,讓人準備送回去給小城看。
這些事情還結合著實際的例子,所以看起來淺顯易懂。
顧傾城卻說:“這麼重要的東西,萬一路上遺失了可就不好了,不如我再來手抄一份?”
蕭鳳梧不想讓她辛苦,可是她的擔心又是真切存在的,於是和顧傾城一起,兩人有共同謄寫了一份。
這些事情昨晚的時候,三個月的休整期也結束了。
南國和月華國看到自己誘敵之計失敗,於是重新調整了部署,他們也知道憑借他們的實力,想要和大禹硬抗是不行的,所以就要利用地形的便利,誘敵深入,然後困死他們、拖死他們!
卻說充作斥候的這些人,那些級別稍高一些,經驗豐富的自然都是從大禹那邊帶過來的,還有一些級別比較低,不能接觸到真正機密的初級斥候,是西與本土人自告奮勇來擔當的。
這裏麵就包括了一大部分從伍爾特綠洲解救出來的人們。
這些人都知道,如果大禹人不來,伍爾特的老弱病殘婦孺遲早都會被馮亮折騰死,就算是青壯年僥幸留下來,可是他們這些經常被操練的人遲早也有負傷的那一日,也會淪為被馮亮拋棄的對象。就算不是這樣,他們也會逐漸老去,失去戰力,一旦沒有了利用價值,就會被馮亮無情的拋棄。
所以在馮亮的治下他們是看不到將來的。也的確是這樣,連父母妻兒都沒有了,還有什麼將來呢?
蕭鳳梧和大禹給了他們重生的機會,給了他們看到未來的希望,他們又怎麼不感恩戴德?
尤其是那些父母妻兒被從死亡線上拉回來的人,更加感恩,被家中親人催促的也要來報答恩情,所以才會有了這麼多自告奮勇的斥候。
這些人當中也不乏一些曾經當過兵的人,也有一定的經驗,稍加訓練之後,也能當作尋常斥候使用。
蕭鳳梧也知道,若不給他們一個表現的機會,他們會終日難安,萬一搞出什麼過激的自主行為來,反而不美,所以也沒有拒絕他們的好意。
西域人雖然也排外,但是對長著當地人麵孔操著當地口音的人總是會少很多戒備。
如此一來,三個月之後,蕭鳳梧這邊獲得的情報數量就非常可觀了。
他召集了淳於野和穀風以及軍中主要的將領,開始對這些消息分門別類,並且逐一甄別,最後製定切實可行的行軍計劃。
這一次的商討足足進行了三天,最終決定分兵兩路,對月華國和南國進行攻擊,不過一路為虛一路為實,不可兩線同時作戰。
為虛的這一路要對月華國進行襲擾,就像白年華所形容的那樣“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消耗對方的實力。
為實的這一路,就要對南國發動猛攻,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