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翠殿的李柔也恍惚聽到了這個消息,不禁揉緊了手中的手帕,她隻擔心汝陽公會把她領出宮去,那樣的話,自己的滿盤計劃豈不是全都落空了?
可是同住的李晴卻是一副安然自若的模樣,李柔也便不好過多顯露了。
她們兩個的日子是相對逍遙自在的,飲食起居與景陽宮那幾個人比起來便是天壤之別,非但不用頂著日頭出去勞作,而且一日三餐雖然並不豐盛卻也是葷素搭配的,所以這兩個人容顏並未受損分毫。
卻說顧傾城的丹陽宮,魯國公、新城侯、安山侯、齊國公、韓國公、汝陽公六家的夫人都到齊了,隻差二公主蕭鳳芸沒來。
顧傾城起來之後梳洗已畢,用了早膳,才傳見。
六位夫人全都恭恭敬敬行了禮,然後規規矩矩站著聽候吩咐。
顧傾城坐下之後含笑說道:“諸位夫人頂著烈日而來,都辛苦了。”轉頭吩咐文竹讓人上解暑湯。
六位夫人喝了湯覺得清爽可口,雖然沒有加冰卻也涼絲絲的,不禁讚不絕口。
顧傾城微笑道:“也不是什麼稀罕物,不過是本宮之前在宮裏種的薄荷,摘了葉子之後簡單炮製一番,兌了蜂蜜,便調製成了這一樣涼茶,幾位夫人喜歡就好,回去的時候,本宮叫人每人給包一包,也算夫人們沒有白進宮一場。”
汝陽公府人許氏自詡是顧傾城的嫡親舅母,所以心裏也就沒有那麼多顧忌了,開口笑道:“臣婦們就多謝娘娘美意了!臣婦來之前,聽我家老爺說起過,說是臣婦那可憐的小姑子以前在家裏的時候也喜歡炮製一些花茶來飲用,手法十分高妙,至今讓人回味無窮呢!”
許氏今年隻有二十五歲,乃是再醮之身,她對當年李、顧兩家之間的恩怨是一知半解的,因為婚後仗著年輕多得李存山寵愛,茶餘飯後酒酣耳熱之際便從李存山口中套了一些話出來,但也是隻知道當年兩家發生過一些不愉快。
後來又出現了李家三小姐那樣的事情,所以顧李兩家幾乎是沒有來往的。
但是畢竟顧家人丁單薄,顧傾城幾乎沒有直係的親眷,所以這個娘舅也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她素日裏沒少埋怨李存山膽小怕事怯場,若是那膽子大的,過來攀一攀親戚情分,但凡皇後娘娘不是個冷心冷肺的人,必會照拂一二的!這是人之常情啊!
她猜度著,顧傾城十二歲喪母,再看她有有了身孕,養兒方知父母恩,這個時候提起她的亡母,她一定會有所觸動的!
所以許氏甚至還得意洋洋瞟了那幾家夫人一眼。
那幾位夫人當中新城侯夫人是地地道道的京城人士,也上了幾歲年紀,當年的恩怨也多有耳聞,知道李顧梁兩家多年來不來往,顧家落魄的時候李家不聞不問,同樣李家出事的時候顧家也沒有任何表示,所以所謂的親戚情分能有多少?
因此隻低了頭喝涼茶,掩飾了嘴角的一絲不屑。
其餘幾位夫人卻是崇德元年才搬來的,所以不明就裏,不免便多了幾分羨慕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