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上)(1 / 3)

了解創業對一個創業者來說,無論他是黨員還是普通群眾,都必須對創業,並通過創業實現就業有所了解,掌握創業的基本知識和本領。這樣才可以盡量避免走彎路,減少失敗的概率。

一、掌握創業的基本概念

你能創業嗎?你能自主創業嗎?答案是:能,一定能。

因為,創業者不一定都去做一個企業的唯一“當家人”,合夥創業也是創業,而且創業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廣大的民營企業、社區企業、眾多工商戶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證明。

創業並不神秘。創業不一定要創造全新的生意,也不是學曆“高”、知識“深”、智商“高”者的專利。重要的是,創業者對市場必須有充分的了解,必須專心投入。創業的核心是如何把市場需求和你要做的產品或服務結合起來。要自主創業,建議多從服務性行業出發考慮。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服務業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而這也正是自主創業者的特長所在,即符合創業者資本小、力量弱的特點。另外,社會進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也為創業者提供了更多、更新的創業模式,如電子商務(或網絡商店)等。

談到創業,一些人可能是被迫的、無奈的,而另一些人則可能是自發的、主動的。無論是什麼原因使他們走上自主創業的道路,他們都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自主創業是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過程。在創業之前,都需要做好必要的心理準備、物質準備和知識準備。每一個普通人都具有改變命運的力量,有發展的巨大潛能,關鍵在於,如何去開發自身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具備一定條件,抓住機遇就可以創業,而凡是能夠滿足市場需要的都是很好的創業機會。

1.什麼叫創業

創業是一個發現捕捉機會並由此創造出新穎的產品或服務,實現其潛在價值的過程。或者說,創業是發現、創造和利用商業機會,組合生產要素並創造價值,創立自己的事業,以謀求獲得商業成功的過程或活動。

從以上對創業的描述可以體會出:

(1)創業是一個創造的過程。換句話說,創業者要付出努力和代價。

(2)機會追求是創業的核心要素。或者說,創業存在風險。

(3)創業的潛在價值需要通過市場來體現。也就是說,市場是實現創造財富的渠道。

(4)創業以追求回報為目的。如個人自主權的滿足與實現、知識與財富的積累等。

自主創業,顧名思義,自主是自己做主,創建一個經濟組織,按自己的意誌行事。創業可以從零做起,但並不一定是新辦一家企業從小做到大,也不一定必須有新產品或高新技術。

2.創業的作用

創業是促進社會協調發展的有益實踐,是時代發展的一種必然要求,對社會進步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以促進就業來說,創業是就業的基礎和前提,創業已成為促進就業最積極、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創業是人們開創事業的實踐活動,是一種個性化的創造性社會行為,是把人生理想轉化為社會現實、實現自身全麵發展的有效途徑,其最大特征是創新和創造價值。

創業是新理論、新技術、新知識、新製度的孵化器,也是新理論、新技術、新知識、新製度形成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器。

創業是一個複雜、艱難和極富挑戰性的過程,是人們自立、自強的實踐活動,對創業者的鍛煉和素質提升大有裨益。其中蘊涵著開拓進取、奮發向上的積極人生態度。

簡單來說,創業主要有五個方麵的作用:

(1)創造社會財富,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2)擴大社會就業,促進社會穩定和諧。

(3)豐富人們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4)增加市場競爭活力,拉動國內市場需求,繁榮社會經濟。

(5)給就業插上飛翔的翅膀。

近年來,就業難一直是社會的熱門話題,也是各級政府部門高度關注的大事。通過創業促就業,不是中國的獨創,世界上其他一些國家,為了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也采取了一些促進大學生創業的措施,英、美、德等國的做法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定的經驗參考。

英國的“創業教育”全國風行,優良的創業教育體係是促使英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的一大內因。一項調查顯示:接近三成的英國年輕人有自主創業的想法或正在實行,53%的在校學生希望能夠成為企業家。除了開設創業課程,英國的學校還給學生們一些實質性的創業指導。許多高校聯合起來專門成立針對全國大學生的創業網絡,通過提供包括英國創業計劃、創業大事列表等資源來支持學生創業。

美國大學生熱衷創業由來已久。1983年,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兩位MBA大學生就舉辦了第一屆商業計劃比賽。之後,美國很多高校紛紛舉辦創業計劃大賽。據統計,在美國表現最優秀的50家高新技術公司創始人中,有46%出於麻省理工學院的創業計劃大賽。據美國高校和雇主協會統計,美國大學畢業生創業參與率目前已超過20%。美國的創業教育也非常發達,超過500家大學院校已經設立了畢業生自主創業的課程。不僅如此,因為美國是世界上創業投資最發達的國家,有成熟的資本市場,風險投資資金充足,而且信息服務行業發達,各種谘詢服務機構一應俱全,因而增加了美國大學生的創業計劃的可行性。此外,美國大學生還可利用信用卡借貸來創業。YouTube的創始人之一楊士駿之前就一直用信用卡支付每月高達1.8萬美元的服務器費用。美國很多大學生甚至中途輟學去創業,最有名的例子當屬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楊士駿也是在隻剩半年就能拿到學位的時候輟學。

德國在1999年就提出一個口號,“要使高校成為創業者的熔爐”,同時提出在今後不到10年中,每屆有20%~30%的畢業生能獨立創業的目標;日本、新加坡從小學開始實施創業教育,而法國從中學開始鼓勵學生嚐試創辦企業。

據統計,目前發達國家大學生創業的比例已占到20%~30%。而我國這一數字目前不足1%。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21世紀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是全球公認的最廣闊的舞台,中國農村正處在改革、發展的攻堅階段,發展潛力被逐步挖掘,孕育了大量的發展機遇和創業機會,黨員或大學生創業幹事,隻要有真本領,何愁沒有用武之地?讓我們充分利用當前國家政策營造的寬鬆的創業環境和廣闊的創業機會,積極主動投身到創業中去,為就業插上飛翔的翅膀!

黨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製”。實施“黨員就業創業幫帶工程”,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一項具體舉措,是不斷完善黨組織關愛黨員、黨員聯係和服務群眾的有效途徑。通過這一舉措的實施,能夠提高黨員的生存發展能力和創業本領,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和黨員的榮譽感、歸屬感。並且,通過黨組織幫助黨員就業創業,充分發揮黨員帶動就業和帶領群眾致富的先進性作用,也能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是靠黨員先進性作用的發揮來實現的。實施“黨員就業創業幫帶工程”,將為黨員體現先進性、發揮先進性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這也是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基層黨的建設工作的具體體現。

實施“黨員就業創業幫帶工程”,是組織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需要。一個地區或一個城市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是創業和技術創新,實施“黨員就業創業幫帶工程”,就是要提高黨員的發展意識,激發黨員就業創業熱情,增強黨員就業創業本領,使他們盡快走上致富道路。這既是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需要,也是黨的中心任務和政治路線對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根本要求。要實現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開展好全民創業活動、實現民營經濟騰飛,都需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也必須提高黨員隊伍的就業技能和創業本領,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相適應。

實施“黨員就業創業幫帶工程”,是馬克思主義物質利益觀在黨的建設中的必然要求。馬克思主義物質利益原則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原則,也是我們實施“黨員就業創業幫帶工程”所遵循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準則。人們從事生產活動的動機和目的,歸根到底是為了獲得物質利益,“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因為物質利益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條件,人們從事生產活動,直接是為了獲得物質利益;人們進行階級鬥爭和革命,最終也是為了實現一定的物質利益。鄧小平同誌指出,隻講犧牲精神,不講物質利益,那就是唯心論;單講精神鼓勵,不講物質利益,對少數人行、多數人不行,短時間行、長時間不行,戰爭年代行、和平年代不行。如果一味地講奉獻,就違背了馬克思主義的物質利益原則,其先進性也就成了空洞的理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更會顯得蒼白無力。實施“黨員就業創業幫帶工程”,提高黨員就業創業能力,提高他們的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進而帶動身邊的人去就業創業,社會發展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也將不斷增強,這本身就是馬克思主義物質利益觀在基層黨建工作中的具體體現。

實施“黨員就業創業幫帶工程”,是體現黨員先進性和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需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共產黨員先進性一般來講應該體現在掌握先進科學技術和生產技能,在生產過程中起到示範、帶動、推廣、應用、革新等作用,或者能夠對生產要素、社會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通過實施“黨員就業創業幫帶工程”,加強黨員就業技能和創業能力培訓,使廣大黨員在技能就業和全民創業中發揮帶頭作用、主導作用,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才能體現出來。另外,要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也必須有必要的物質基礎。孟子講“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管仲講“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對大多數人來說,有穩定的收入,有穩定的財產,才能有道德覺悟和更高層次的追求,這是唯物的、客觀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隻有提高黨員的生存能力和發展本領,通過就業和創業增強經濟實力,提高經濟地位,進而提高社會地位,才能使他們有能力、有實力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真正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實施“黨員就業創業幫帶工程”,是落實黨內關懷機製的需要。目前,在通化市11萬多名黨員中,還有一部分貧困黨員,其中大部分沒有實現就業和穩定就業。除了有些黨員需要特殊幫扶外,大多數黨員雖然有致富願望,但在經濟發展的大潮中顯得力不從心、束手無策。這些貧困黨員,有些是建國前和土地改革前的老黨員。他們大都年事已高,幾乎沒有什麼勞動能力,靠子女或親屬贍養,急需黨組織的關心和救助。有些是在曆次運動中發展的黨員,這些黨員往往政治覺悟很高,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顯得生活本領不夠,日子過得比較艱難,急需黨組織的扶持和引導。有些是國有企業的黨務和政工幹部。他們長期從事黨務和政工工作,缺乏技術和經營觀念,缺乏致富的經驗和本領,下崗失業後生活比較困難,也急需黨組織的幫助和關懷。即便是已經實現就業的黨員,也有相當一部分缺乏技能、收入偏低,在企業的作用發揮得不明顯。實施“黨員就業創業幫帶工程”,加強對這些黨員的就業技能和創業能力培訓,讓他們掌握新技術和新本領,提高他們的生存能力,使他們真正走出貧困的低穀,走上致富的道路,在經濟騰飛和全民創業的大潮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這既是創新基層黨建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組織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必然選擇。習近平同誌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做好關心、愛護老黨員和生活困難黨員工作,增強黨組織的親和力,使廣大黨員真正感受到入黨後有義務、有責任、有奉獻,同時也有權利、有溫暖、有榮譽。”這裏的權利既包括政治權利,也包括經濟權利。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不給予黨員應得的利益,基層組織建設也是蒼白無力的。所以實施“黨員就業創業幫帶工程”,提高黨員就業創業本領,增加經濟收入,提高致富能力,充分顯現自身價值,黨組織對黨員的關懷也就體現出來了。同時把實施“黨員就業創業幫扶工程”中的好經驗、好做法用製度的形式鞏固下來,堅持下去,也為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製提供了實踐和理論依據。

3.創業要素

創業要素包括創業者、市場、技術、資金、人力資本等幾個方麵。

(1)創業者

創業者的素質和能力是創業成功的第一要素。創業者既要有良好的決策能力,又要有實幹精神。因此,創業者要掌握一定的創業理論知識和實戰技巧,特別是要把好決策關。創業者的經曆、鑒別力、可信賴的形象與企業發展密切相關。創業者大多數具有如下鮮明的特征:自信,愛冒險,有遠見;獨立思考,精力充沛,努力工作,渴望成功;有很強的溝通能力,態度積極,隨機應變能力強,對事物能很快反應;有創造力、挑戰性、應變性、衝動性,有很強的執行能力;堅忍不拔,追求利潤。

(2)市場

市場是創業成功的平台,機遇與風險同在。創業者必須考慮市場的營銷問題,需要對市場細分、市場發展趨勢、市場機遇、市場經營環境、市場宣傳、市場營銷手段等進行認真研究和把握。

(3)技術

技術是一定產品或服務的重要基礎。創業者必須清楚,產品與服務當中的技術含量及其所占比例,是企業滿足社會和市場需求的支持保障,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核心。

(4)資金

資金對於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企業快速發展時期,資金的缺口將直接限製企業的發展壯大。而在創業之初,主要是靠自籌資金,包括自身的存款、家庭及朋友的資金支持。當然,對於符合一定條件的創業者,將有可能獲得一定的政府扶持資金。

(5)人力資本

創業成功的關鍵在於創業者的識人、留人、用人。有推動創業企業成長的優秀人才,有優秀的技術人員、技能專長(包括市場營銷人員)及優秀的管理者,是企業比較理想的人力資本結構。形成創業的核心團隊,製定有利的政策製度和有效的組織結構,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4.創業基本特點

企業在創業階段總的特點是:

(1)可塑性強。地點、設備、規模等都有很大的選擇餘地,取決於創業者的能力和財力。

(2)以投入為主。在一個時期甚至是很長一個時期內沒有產出。

(3)創業程度,其專業深度與產品的廣度,對企業今後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4)高層管理者的素質對企業的生存和今後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