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心思(1 / 2)

“陛下,臣近日在查這幾樁案子的時候,發現了一些其他的事情,似乎同二十年前的一些事情有關。”

聽了這麼一番話,司馬景率先想到的便是二十年前,司馬明爭奪皇位的事情。

“也許應該說是同十五年前,甚至十年前的那些事情有關。”

陳修儒繼續補充,而司馬景也顯然在聽了他這番話後,將思緒移到了某些地方。那些地方,是在整個皇宮裏幾乎沒有人敢輕易觸碰的痛楚。

那些痛楚,是屬於司馬明的,也是屬於他的。

十年前,那些事情發生的時候,他還隻不過是一個孩子,一個大約什麼事情都不太能夠理解,都不算太懂的年紀。而那時候的恬兒,才真正算得是一個孩子,一個未經世事變遷,什麼都不懂的孩子。

“你是說......”司馬景試探著。他不希望是跟那件事情有關,卻又希望可以找到當年那些事情的線索,為死去的人,討回一個公道,也讓他可以釋然,不必那麼的痛苦。

“是,就是十年前,陛下的生母,卿貴妃死亡的真相。當年,太醫隻說找不出因由,找不到娘娘患病的原因。直到前些時候,三公主也患了同樣的急症,瑾嬪娘娘也沒有幸免,所以太醫們才知道是因為一種致命的毒素。

當時因為瑾嬪娘娘的毒查明是當日的辛貴妃娘娘下的,所以大家便自然而然地將之前所有的相關事件都推到了辛貴妃的身上。

可是,近日微臣查明,不止當日瑾嬪娘娘的毒不是辛貴妃所下,三公主和當年卿貴妃的毒,也與辛貴妃無關。之所以當時在辛貴妃宮中搜出毒藥,是因為當時,辛貴妃確實也起了殺人的狠心,隻是還來不及做那些事情,瑾嬪娘娘便中了毒。

臣問過當時協辦百花宴的相關人等,據他們所說,臣懷疑,此事同太後有關。後來,又經臣繼續查明,發現,當日三公主之所以中毒,是因為三公主的飲食一早便被人下了毒,所以才會致使毒性一直在身體內堆積,以致最後毒發。

臣也問過先前在三公主府負責公主膳食的後廚,發現有一人自三公主毒發後便不見了。經多方打聽才知,那人先前便是太後宮中的奴仆,受過太後不少恩惠。後來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被太後趕了出去,才會去了三公主府。

當日卿貴妃娘娘宮裏的情況,亦是如此,不外如是。

所以,臣懷疑,這種種件件,都同當年的皇後,今日的太後脫不了幹係。臣鬥膽,肯定陛下即時查辦,以免夜長夢多。”

陳修儒說得懇切,司馬景眸子裏的怒火卻越來越旺盛。在袖中緊緊握著的拳頭,青筋暴突,似乎隨時都有可能因為他不斷旺盛的怒火而爆裂,濺起一片血色霧氣。

他的臉色也是十分的陰沉,整張臉上都充滿了讓人無法忽略的戾氣。他在忍,在試著接受陳修儒所說的一切事實。可是,他卻明白,隻要事關母親,隻要事關恬兒,他就沒有辦法那麼冷靜。

何況,隻要事關母親,父皇也絕不可能偏袒那個女人。那個女人地位不穩,很多事情,父皇就沒有辦法親自去辦,他能委托,能靠得人也隻有自己了。那到時候......

“愛卿可有證據?”

這種事情,要麼不做,隻要做了,便要一擊而中,絕不能讓對手有反擊的空間,也絕不能讓她還有重新翻身的機會。

隻要他下定了決心,就絕不可能再給別人這種機會!那樣的後果,隻會使一切變得徒勞無功。

“臣有人證,且臣發現,今日,太後娘娘似乎又有些別的動靜,似乎正在準備著一些其他的事情。臣怕再出意外,所以今日才會這樣匆忙地來見陛下,求陛下為亡者申冤,以救生者性命。”

陳修儒說得懇切,讓人沒有辦法拒絕,更加不忍心拒絕。

一位臣子,一位正直忠言的臣子,這樣懇切的請求,叫他如何能夠拒絕?

司馬景看著陳修儒,可是他心裏想著的卻是,這次的事情,能夠有幾分把握?萬一失敗,那又會釀成什麼樣不可挽回的後果?這樣後果,他承受得起嗎?會影響到他的皇位嗎?......

這一係列的問題,卻沒有一個與國計民生有關,更沒有一個同那些冤死的靈魂,那些正在等待著有人能夠救贖的生命有關。

也許他真的是變了。在這個皇位上每呆一天,他就會變得更自私一點。久而久之,如今的他,與當年胸懷天下,想著以天下人的溫飽為己任的那個人,似乎已經分道揚鑣,似乎根本不是同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