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成長,不是教育
文+本刊編輯部
人物檔案:曾奇,重慶市第八中學校特級英語教師,訪英學者。
曾奇:教育理念的奇想,以教育助推地產
談到金茂國際生態新城所提出的“成長教育”的理念時,曾奇的第一反應是“不得已而為之”。他告訴筆者,在當下中國的整體教育環境不能讓所有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都達到優質教育的情況下,金茂國際生態新城提出的這一“成長教育”概念,即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無論是教育醫療或是娛樂設施,為孩子盡可能地提供“一條龍”式的最佳成長環境的教育模式,無疑是一個無奈之舉。因為他從一個側麵反映出中國當前教育的不足。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無奈之舉”對家長來說卻有著致命的誘惑力,這一誘惑力來自於金茂國際生態新城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達到了讓孩子教育“一體化”的目的,從胎教到早教再到後來的小學、中學,這無疑是很多家長夢寐以求的教育模式。而且更重要的是:這裏有名校。
作為從事教育已滿24年的老教師來說,曾奇本身就是重慶最好的三所中學之一重慶市第八中學的特級英語老師。他對名校的認識較之常人來說更有切身感受。他告訴筆者,當下中國的教育理念雖然一直宣稱是大眾教育,但是歸根結底還是走的精英教育的道路。在這基礎之上,名校的促進作用非常明顯。先不說名校齊集的各種教育硬件設施與良好的學習氛圍,單是名校的師資力量就讓很多普通中學望塵莫及。
在曾奇的英語課上,他已經拋棄了傳統的拚寫讀,而是將授課的宗旨轉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每節課,曾奇都會花半節課或者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說,去了解,去發現……讓他們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說到這裏,曾奇向筆者說起一件曾令他印象深刻的生活場景。
2002年夏,曾奇應邀留學英國,有一次去參加兩個家庭的聚會:來自廣州的一家和來自英國的一家。席間,談到了孩子讀書。廣州那家的家長們興致特別高,圍繞著考高分、讀大學、上重點、找好工作,侃侃而談,滔滔不絕。與家長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家的孩子低頭不語,既好像讀書和未來的生活與自己無關,是爸爸媽媽的事,也好像在這些關涉自己當下和未來生活的事,自己也隻有接受家長教育和安排的份。而英國一家,恰好與廣州那家的情況截然相反:父母不語,他們隻是靜靜地聽著孩子談想法,拿主意……這讓曾奇覺得,學習不是被動的接受,主動性才是通向未來成功的階梯。所以,在如曾奇一樣的名校老師身上,他帶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還有麵對學習與人生的態度。
在采訪的最後,曾奇告訴筆者:“能夠將地產和教育結合到一起,說明金茂國際生態新城確實是一個很有想法的開發商,如果這一概念真正落到實處,將會出現一種從教育的角度來闡釋地產的新的售房模式,教育也將完美地助推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