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最後一個生活在北極圈之內的愛斯基摩人部落不小心將抹香鯨的墳場真實存在的證據透露了出去,讓世人知道了這個傳說中的墳場的確是存在的。而具體地點隨著最後一名愛斯基摩人部落的長老的自殺而永遠地湮滅掉。可是,既然是真實的存在著,那麼就必然可以找得到。
“據悉,靠北極圈最近的美國和俄羅斯,有不少人已經開始躍躍欲試去探尋那傳說中的北極抹香鯨墳場了。相信很快北極地區會迎來一場探寶潮。但是,極度惡劣的天氣肯定會讓不少人望而卻步。因此小編還是謹慎推測能夠尋找到那黃金遍地的地方。”得喜讀完了整條附加小資料。
“如果這消息是真的話——”得喜說,“隻要我們能夠找到那個到處是龍誕香的墳場,即便是弄上幾塊石頭大小的一塊,我們就能夠賣出很大一筆錢了。足夠我們花的了。而且這看上去沒有什麼危險,也很容易,既沒有什麼地下城堡,也沒有機械怪物,我看,這是一條相對簡單一些的輕鬆途徑呢。”
當後來遇到那些讓人九死一生的艱難境況的時候,我回想起得喜最後麵的這句話,都感覺像是造物之神在諷刺我們,可勁兒地惡心我們。
“嗯,看上去有一些道理。”我點了點頭,說道,“反正我們在這兒也沒什麼事。不如出去闖蕩一番,反正我們的青春還在,趁著還在青春的尾巴上,那就讓我們瘋狂一把!”
我們越說越興奮。
“對了!我們還可以去白令海捕魚。”我興奮地想到說,“即便是我們沒有找到那個傳說中的墳場,那麼從白令海帶回來一船鮮魚,也能賣不少錢。”
“哈!這倒沒錯!”得喜說。
說幹就幹!
我們沒有等待,變賣了所有的那些奢侈品,小飛機、高檔汽車、高檔手表、私人遊艇等等一幹東西,再加上股市還留給我們一點辛苦費,賣光了所有的股票,所有的錢集中了起來,在船廠訂購了一艘大型的拖網式捕魚船,又花錢添置了大量的最好的捕魚裝備,聲納儀器等等,都是最先進的。然後又辦理了國際捕魚證。雇傭了幾個幾個有遠洋捕魚經驗的東北的船員夥計等等。一幹事宜過後,就開始磨合期。
我們上了船,先從附近的海域開始練練手。然後逐漸向遠洋擴展。
半年之後,準備工作做得差不多了,磨合期也結束了,幾個船員夥計之間也打成了一片,相互熟稔,可以對著吹牛或者吹酒瓶子了。覺得差不多可以開航遠征了。
當然,船員們不知道我們真正的目的。而我和得喜私下裏開始準備探險的相關事宜。添置了許多所需要的設備和資料。
如衛星定位導航儀、槍支彈藥、雪地摩托爬犁、禦寒設備、帳篷、汽油、柴油、防風煤氣灶、各種必備的藥材、工具、蓄能探照燈、發射紅外線設備、接受紅外線設備、看到紅外野外設備、測距儀、雪橇、防寒服、帽子、鞋襪、鉤釘、鐵鍬、墨鏡、氧氣罐、乙炔罐、丙烷罐、焊槍、割炬、攝像機、攝影機、照相機、存儲卡、電池充電器、太陽能電池、氣象氣球、溫度儀表、氣壓計、蓋式輻射計、防止雪盲的墨鏡、防曬霜等一幹東西,一樣沒有落下地全部都給購置了。隻要是能想得到需要用上的裝備,我們都是做到了一套急用,一套備份。有冗餘係統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了某個東西就是個大麻煩。
這些購置好之後就事先用吊機吊裝進漁船的倉庫裏麵。
當然,我們也購買了足夠多的蔬菜、水果等等,放置在冷凍倉庫之內。
那一天,我們終於要起航出發前往北極。
我們的漁船從港口起航,事先放了一掛長長的鞭炮,喜慶嘛。大家都這樣。我們和船員們分別告別了前來送別自己的家人、親戚、朋友,一聲長長的鳴笛之後,漁船就起航了。
為了紀念我們來的時候乘坐的那艘“蓮花海”號集裝箱貨輪,我把我們的這艘漁船命名為“蓮花”號。雖然聽起來像是個女人的名字,可是這漁船長得很爺們兒。船上的人也很爺們兒。
漁船向東北方向航行。因為白令海在我們的東北方向。
從濟州島南部過去,穿過了對馬海峽,進入了日本海。然後漁船的航向一路向北,在接近韃靼海峽的時候從位於日本北海道島和俄羅斯庫頁島之間的宗古海峽穿過去,就來到了鄂霍次克海。
順著與千島群島差不多的平行航線,在勘察加半島南部穿過了千島群島,進入了東太平洋。
沿著勘察加半島的沿海繼續向東北方向航行,沒過幾天,就進入了白令海。
白令海是由俄羅斯的西西伯利亞地區、美國的阿拉斯加地區,以及美國的阿留申群島所包圍起來的一片海域。
因為冷暖洋流的作用,這個地方是全球的三大最為著名的漁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