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木修城”

德國藝術家揚·福爾曼5年前發起了“積木修城”計劃。他發現德國有些路邊的磚牆破損了卻沒有及時修複,於是拿來孩子們玩的樂高積木,把不同顏色的積木一塊塊擺好拚接,填補牆上的空缺。每次福爾曼在街上用樂高補牆時,總會有人好奇地湊過來,問他在做什麼。他總是微笑著遞給行人一堆樂高積木,邀請他們一起參與:“你隻有試試,才能明白我想幹什麼。”行人接過積木,往往很疑惑,這小塑料塊能補好牆?他們將信將疑跟著福爾曼幹起來隨著牆麵逐漸完整,他們開始驚歎:原來樂高積木不止活在我們的童年,還能參與我們現在的生活。

“積木修城”看上去是遊戲式的臨時補救方法,但也是重塑環境的一種嚐試。幾年下來,在柏林、特拉維夫、阿姆斯特丹、紐約等世界幾十座城市都能看到福爾曼和他朋友們的傑作。福爾曼說,隻要更多人參與進來,“積木修城”就能達到讓人們愛護公共環境的目的。

“摩托上的銀行”

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有一群年輕人開著綠色摩托穿梭於大街小巷,他們都是“摩托上的銀行”——芒科銀行的職員,莫杜便是其中之一。因為要經常出入貨攤、行人紮堆的各種小市場,摩托成了他和同事們最方便的交通工具。為了贏得小市場上“草根”客戶,莫杜可以隨叫隨停,跳下摩托,打開平板電腦,為他們現場開戶,甚至發放小額貸款,或是辦理其他業務。如此一來,人們就不用再專門跑銀行一趟了。憑借摩托車辦業務這一招,成立才兩年的芒科銀行已經吸引了當地5000多名客戶。

監獄網店

俄羅斯規定,犯人即便有獄警監管也不能上網。可是犯人們想網購,怎麼辦?俄羅斯聯邦管理局出了新招,犯人們可以手寫書信,經過獄警掃描後以電子郵件形式發給他們的親友,親友在指定網店下單,快遞到監獄。他們買的東西五花八門,果籃、巧克力棒、除臭劑……雖然這些東西也要經過獄警核查,但犯人舒托娃說,大家十分享受監獄網店的服務:“比起普通商店,監獄網店是有些貴,不過比監獄實體店的東西多,也沒有排長隊的麻煩。”

“鮮花傘燈”

最近,耶路撒冷市中心的瓦萊羅廣場多了幾朵碩大的“鮮花”——它們大約9米高,紅色的布質花瓣白天會在行人經過時自動張開,為人們遮風擋雨或提供一絲陰涼,無人經過時就悄悄合攏;到了晚上,則會亮起燈光,為人們帶來光明和浪漫。這些鮮花造型的“傘燈”是特拉維夫一家設計公司的創意,由於瓦萊羅廣場此前一直因亂塗亂畫、垃圾遍地在以色列“臭名昭著”,他們下決心改變廣場的形象,設計了這些能盛開、能點亮的“傘燈”:“美是最動人的力量,一定能戰勝髒亂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