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來,我不老

個人問題

作者:昭兒

你不來,我不老——你一定以為我要講一個旖旎的愛情故事。抱歉,我讓你失望了——因為這是一個,關於孩子的夢想。

十年愛情長跑,在經曆了和父母的博弈以及與自己的較量之後,終於決定還是嫁給身邊的這個男人。彼時,我已經32歲。就在這年,2009年,趕著大家都趨之若鶩的好日子,9月9日,我們結婚了。

按照我的原計劃,是一結婚就要孩子。十年了,我們已經不需要二人世界的過渡,可以直接進入三人世界的溫馨。因為他與我,都是那麼地渴望孩子。

從結婚那天起,我從未避孕,大門一天天地敞開著。可半年過去,卻從未進球。我有點焦急了,於是跟老公一塊起大早去醫院排隊,若是有什麼問題,早點查出來也好。檢查結果,一切正常。正常就繼續吧,不要有心理壓力啊親愛的。

正當此時,單位轉企,我麵臨著換工作的征程——對於一個育齡的女性來說,轉企之後不靠譜,怎麼都是再找個事業單位更有保障。怎知,學曆高外形好經驗多情商足,在麵試的那一刻這些都成了不重要的,每一個麵試官都要無一例外地問你:準備什麼時候生孩子。這個尚未到來的孩子,居然成了我求職路上的一張大牌。什麼時候生——連我都不知道,又怎麼告訴你?

經過了幾輪糟糕和失敗的麵試之後,我終於妥協了,我可以違心而流利地說出我暫時不想生孩子,工作為重事業優先。終於,有個事業單位的大頭正式找我談話,問我是否能利利索索幹兩年,至少兩年後再考慮生孩子。我微笑著說可以沒問題,心裏在淌著淚。領導說你一個人也決定不了,回去問問公婆老公,要達成全家的一致。我說沒問題他們都同意,心裏卻翻江倒海覺得對不住他們。最後領導說,口說無憑咱們簽個協議。在我簽了一紙暫不生娃的協議(世界上居然還有這樣的協議)之後,我成功地進入了這家待遇不錯的事業單位。兩年,娃啊,你再等等媽媽。這一年,我33歲。

一年禁孕期終於結束的時候,領導終於開了天恩。或許是看中了我的工作表現,年終聚餐的時候領導高調地暗示我:可以準備懷孕了。

終於解禁了!這一年我34歲。我們吃好的用好的,買備孕書買備孕藥,躊躇滿誌地為懷孕做著一切準備。一個月、兩個月,又是半年過去,我又慌了。再去醫院排隊,老老實實每月測排卵量體溫,排卵期每隔兩天就跑一趟醫院,做一次B超監測就80元,還不能用醫保,試紙買了一遝又一遝,測得自己直抓狂。總之各種檢查各種手段全用上,結果隻是發現了卵巢囊腫,肚子依然平坦無動向。

這個時候,後悔嫁晚了,後悔戀愛談長了,後悔當初沒有先見之明了。可連這個“後悔”,都是晚的。

看中醫、找偏方,該用的不該用的,我都用上。我才發現世上有這麼多給人希望又不那麼管用的偏方,但是每一個大夫,都有治好的患者,偏偏我,不是那一個。

別人要麼是不正常排卵,吃個促排藥兩個月就懷上;要麼是輸卵管不通暢,通過之後下個月就有了。可是我沒有一個具體的原因,大夫說不出個所以然,卻就是懷不上。有時候橫下心想做個試管,大夫又搖頭說我的條件還沒到那個時候。這一年,我35歲。

領養一個或者是抱養妹妹的一個,種種種種我們都想過了,孩子,你到底在哪兒啊?

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這充滿生活經驗的話都是先人的血和淚吧。孩子不懷,老公半步不能離開,想去外麵掛職回來圖個高升,也無法付諸行動;孩子不生,單位提幹很難考慮你,總覺得你還有件大事沒完成,無法全心撲在工作上。

每一次假期,我都糾結在是開心出遊還是安心靜養之間,雖然也許又是空歡喜,但總不願意因為出去跑跑跳跳而影響了著床懷胎。每個月,我都有一次開獎的等待,同事車都搖上號了,我的寶寶卻還沒等來。

有一個詞叫“求之不得”,你隻有經過了才明白,其實這個詞的本義就是“求之,不得”。那麼反過來理解,是否就是“不求,得之”?我不得而知,反正到了今天,我們不吃藥不監測不用試紙不測體溫,總之,對於長年不得的我們,終於,不想求了,萬事隨緣,順其自然吧。

這一年,我剛剛過完了本命年生日,已經整整36歲了。在36歲的這一年,媽媽能不能遇上你,隻有天知道。反正,為了你這個健康的寶寶,媽媽要永葆青春活力。你不來,我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