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訓斥(1 / 1)

夜色朦朧,月華如水,漆黑的天穹裏布滿了點點生輝的星星,顯得格外耀眼。一輪明月高高地懸在空中,淡淡的光像輕薄的紗,飄飄灑灑的,映在院子裏,像撒上了一層碎銀,晶亮閃光。清風徐徐吹來,樹枝搖曳,疏影斑駁。

黑夜中的淩王府更顯威嚴,一眾奴仆低頭屏息,從前廳裏魚貫而出。

明亮的大廳裏,一切陳設如舊,座上坐著一位相貌清俊又帶著幾分滄桑的中年男子和一位雍容華貴的婦人,那抹她魂牽夢繞的白色身影正肅立一旁,白天在大典上領舞的驚鴻仙子般的妹妹也站在母親身邊。

玄音看了看座上的男子,她的父親,一別六年,若不是那威嚴的眉眼,她都幾乎認不出來這是六年前她離開時那個名聲赫赫的天策上將軍,看來這幾年,戰事頻繁,天下動蕩,她的父親,早已殫精竭慮。

“跪下!”淩王一聲低喝。

玄音暗暗吸了一口氣,上前一步屈膝跪下,“女兒知錯了。”

身邊的漓陌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今日之事大家有目共睹,明明小姐是皇上的救命恩人,先不論褒獎何來的犯錯,她跪在小姐身邊,給王爺王妃磕了一個頭,急道:“今日小姐救駕有功,聖上和娘娘亦是青眼有加,不知何錯之有!”

“住嘴!”玄音一驚,瞪了她一眼,漓陌委屈的看著她,終究是把嘴邊的話咽了下去。

“哼。”王妃一聲冷笑,端起桌上的青釉茶盞,用茶蓋輕輕的撇著沫子,睨了一眼急得滿臉通紅的漓陌,緩緩開口:“主子說話哪有你一個丫鬟插嘴的份,還敢妄自揣測聖意,你是活膩了嗎?”淩厲的眼風往漓陌一掃,漓陌頓時感覺像冰冷的刀子刮過一般,寒意凜凜。

玄音俯身磕了一個頭,“是女兒魯莽,未經傳召擅闖祈雨大典此罪一,馭下不嚴以致身邊下人出言不遜此罪二,請父親責罰。”她直挺挺的跪在地上,看著高高在上威嚴的父親,心裏一陣酸楚,背井離鄉六年,當別的孩子承歡膝下時,她在苦學劍陣兵法;逢年過節他人一家團聚時,她也隻有漓陌相依為命。她的母親在她一出生時便難產血崩而逝,父親更是一見到她便會想起母親的慘死,因此對她也很是冷淡,若即若離。而這位淩王妃沈氏是當今皇後的親妹妹,一品誥命夫人,身份貴重,對她也深有芥蒂,從來就當她不存在一般。

看著她倔強又帶有幾分傷痛的眼神,淩王驀然心中一軟,依稀像看到了十六年前邊關的那個雨夜,凝兒身下流出的鮮血緩緩洇成一條長河,一點一點緩緩漫延下來,開出一朵慘烈的鮮紅……心中又是一陣抽痛,像細密的絲線,圈圈繞繞,纏的透不過氣來,又看看他們唯一的女兒,暗暗歎了一口氣,對於這個女兒他始終還是有愧的。

沈氏一看淩王這幅模樣,便知道他定是想起了那個賤人,騰騰的怒火在胸中翻湧,偏又不好發作,握著茶盞的手不覺慢慢收緊。

一道白影翩然跪下,胤祺回頭衝她暖暖一笑,那樣如畫的眉目,溫潤的目光,像呼嘯的漩渦,像旭日的陽光,把她深深的定在那裏,他朗朗說到:“義父,如今時局動蕩,戰亂連年,又逢大旱,今日若非阿音及時出手,若聖上龍體受損,後果不堪設想,社稷危矣。況且陛下也並無怪罪阿音擅闖之意,不如就讓阿音將功抵過吧。”

“是呀,父王,母妃,姐姐離京六年,今日才還家,暫且饒她一次吧。”聽見這道清麗的聲音,眾人抬頭看去,隻見二小姐扯著王妃的衣袖,一臉嬌憨,像春雨淋過的花苞一般,嬌豔欲滴。

“罷了,此事到此為止。”淩王起身緩緩走到玄音麵前,將她扶了起來,語重心長的說道:“這裏是雍都,不是昆侖,天子腳下,多少人明裏暗裏的盯著咱們,牽一發動全身,要知道你身後是整個淩王府,阿音,萬事皆要小心。”

看著父親擔憂的神情,玄音心中湧起一陣暖意,恭恭敬敬的答道:“女兒一定謹記父親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