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木偶奇遇記》

看過《木偶奇遇記》的人,恐怕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木偶皮諾喬因為說謊而長出的長鼻子。沒有看過《木偶奇遇記》的人,至少也是從皮諾喬的長鼻子知道的這個故事。其實,除了長鼻子之外,《木偶奇遇記》能夠讓我們回味與思考的還有很多。

關於親情。

在大多數人看來,就算皮諾喬不是個十足的壞孩子,至少也是個讓人頭疼的搗蛋鬼:他還沒有被完全做好,就搶走了爸爸傑佩托的假發;傑佩托剛給他做好了腳,他就直踢向傑佩托的鼻尖兒;他不聽傑佩托的話,自己跑到大街上,結果卻害得追來的傑佩托被警察抓進監獄……如果說這些還僅僅是淘氣,那麼之後皮諾喬所做的一切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了:他因為不願意接受蟋蟀的勸告,而失手把它打死了;爸爸用外衣給他換了識字課本,他卻把課本賣掉去看木偶戲;他被狐狸和貓吊在樹上後被仙女救起,但是又三次對仙女說謊;他答應仙女去上學,可是卻跟著同學到海邊看鯊魚……

這些行為肯定讓他的爸爸傷心透了,可是皮諾喬的爸爸傑佩托又是怎麼做的呢?盡管他的嘴裏說皮諾喬是“淘氣包兒子”“可惡的兒子”,甚至在皮諾喬不聽話之後說“我這是自作自受”,但是每當皮諾喬提出要求時,傑佩托仍然會想盡辦法滿足他:傑佩托因為皮諾喬入獄,可當他從監獄出來,知道皮諾喬很餓時,把自己唯一的三個梨給了皮諾喬;當皮諾喬想要去上學,傑佩托又買不起識字課本時,他賣掉自己的外衣,忍受寒冷為兒子換來了課本;當皮諾喬被狐狸和貓騙走,很久沒有回家時,傑佩托冒著被鯊魚吃掉的危險,獨自一人劃著木船出海……在傑佩托看來,雖然皮諾喬常常不聽自己的話,並且隻是一截木頭做成的木偶,但他畢竟是自己的兒子,所以他一直在努力尋找皮諾喬,讓他學好。

無論自己的孩子做得多麼糟糕,世上所有的父母也永遠不會放棄,哪怕付出他們最後的一點兒力氣。

關於友情。

在整個奇遇的過程中,皮諾喬有很多“朋友”,讓他成為長耳朵驢子的燈芯是朋友,幫他恢複健康、找到父親的仙女也是朋友。然而很長一段時間,皮諾喬都沒有弄清楚,究竟誰才是自己真正的朋友。

在故事的一開始,那隻在老房子裏生活了一百年的蟋蟀就告訴皮諾喬:“不聽父母的話的孩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但是皮諾喬卻說蟋蟀“不吉利”,並失手把它打死了。於是結果就正像蟋蟀所說的那樣,皮諾喬經曆了各種各樣的困難與麻煩。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皮諾喬是有補救的機會的,可由於他的任性和固執,總是不能分辨出朋友和壞人,於是屢屢被害。當狐狸和貓企圖騙走皮諾喬的金幣時,樹上的白椋鳥曾對皮諾喬說“別聽壞朋友的勸告”。可那個時候,皮諾喬已經完全相信了狐狸和貓,所以不但沒有聽取椋鳥的意見,反而覺得它多嘴多舌。最終,皮諾喬不僅失去了五枚金幣,而且還被吊在了樹上。仙女總是在皮諾喬最倒黴的時候伸出手幫助他,盡管是這樣,皮諾喬還是把仙女的話放在了腦後,跟著同學燈芯去了玩兒國。於是,他變成了驢子,差點兒被做成鼓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