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祗律》上有言:一刹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因此可以推算出一日一夜的十二時辰。”
“更何況,向來有天幹地支。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在人成運。天道與地道決定著人道。故設天幹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天地定位,幹支以定時空,時空以定世界。幹象天而支象地,萬物雖長於地上,然萬物之榮盛興衰卻不離天。”
沈皓軒將他對時間的定義完整的敘述,得到了大長老的鼓掌聲。
“這一番對於時間的表述,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雖然十分新奇,但是也卻不無道理。如此,這個問題便算是你過了。”
大長老一邊捋胡子,一邊笑著誇讚沈皓軒。
麵對大長老的誇讚,沈皓軒也不自傲,十分謙虛的說道:“大長老謬讚了。”
沈皓軒退下,退至商芷情的身旁,握住商芷情藏在袖子下的手,朝著商芷情得意的揚了揚眉。
麵上寫著“快來誇我~”
商芷情剛要笑時,瞧見大長老撇過來的隱晦眼神,立刻將臉上的笑意收斂,輕咳一聲,示意沈皓軒正經一些。
沈皓軒撇了撇嘴,知道大長老在麵前,商芷情心有顧慮,心中因為方才贏得第一個問題而產生的喜悅消散了不少。
隻是握著商芷情的手逐漸收緊。
軒轅宸和謝卿容兩人對視一眼,眼神中似乎在問誰先回答,兩人退讓了一番。
軒轅宸先一步站了出來,麵對大長老,恭敬而有禮的說道:“大長老,這第二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他並未自稱本王,這是對大長老的尊重和敬意。
大長老顯然也明白,點了點頭,心中對軒轅宸的看法多了一份良好的印象。
很自信的年輕,不傲氣,不焦躁,是一個成大事之人。
“何為永恒?”
聽到大長老的第二個問題,軒轅宸也和沈皓軒方才的反應一模一樣,愣住了。
沈皓軒調整好位置,讓商芷情可以舒舒服服的靠著自己,在商芷情耳邊輕聲問道:“你師父是不是特別崇尚佛經?”
商芷情眨了眨眼,小聲道:“你怎麼知道?”
“當然是猜出來的。你師父問的這兩個問題,幾乎都來自佛家,能在佛經中找到。也不知道你的師父是故意放水還是故意為難。”說到後來,沈皓軒的聲音逐漸變小,最後嘀咕了兩句。
商芷情沒有聽清,問道:“你說什麼?”
沈皓軒搖了搖頭。
如果他們兩對佛經沒有一定的研究,恐怕回答不出來大長老的問題,這是故意為難。但是如果他們兩對佛經有一定的研究,很容易便能答對大長老的問題,這是故意放水。
那麼問題是,大長老是怎麼知道他們對佛經的研究熟知程度的?
想了想,想不到答案,沈皓軒便將這個念頭拋之腦後,和商芷情兩人安安靜靜的等著軒轅宸的回答。
“《中論》有言: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