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呼要頂格寫,邀請集體參加,我們可以寫上邀請對象的單位名稱或部門名稱,邀請個人,我們要寫上對方的姓名與敬稱,如“某某先生”、“某某小姐”“某某教授”等,如果邀請的是兩個人,比如一對夫婦,我們要在兩個人名字的中間寫上“暨”或“和”,而不能用頓號隔開。稱呼後要加冒號。務必要寫正確,符合標準。
正文是請帖的重點內容,應該包括儀典的主題和名稱、舉辦的地點、時間,以及參加儀典的注意事項,比如是否需要攜帶證件,是否可以帶家屬或朋友,是否需要對方發言,是否要求穿正裝、是否需要對方回複等。如果儀典結束後還有其他的活動,如觀看演出,也應該附上說明。如果舉辦的儀典上已經為客人事先安排好座位,一定要在請帖上注明座位號。在措辭上,要做到熱情、禮貌、準確、簡練、具體。
結尾要空兩格寫。我們需要寫上“敬請”、“恭候”、“順祝”等謙敬語,然後另起一行寫上“光臨”、“蒞臨”、“安康”等語句。
落款部分,我們要寫上發帖者的名稱,如果是集體,寫明單位名稱,如果是個人,寫明姓名。如果是婚禮請帖,落款部分應該同時寫上新郎新娘的名字,如果婚禮由家長主辦,也可以寫上某一方家長的姓名。日期寫在落款的下一行,右頂格。
發請帖前,還要考慮到可能出現的變化,或對活動內容的進一步說明。比如若因為天氣變化而不能如期舉行戶外活動,發帖者要在請帖的左下方或右下方作出說明。如:“如遇降溫或大風、下雨,此活動改在某地室內舉行。”如果發帖者準備為交通不便的客人提供幫助,也要在右下角注明。如“活動舉行當天在某地點某時段有專車迎接”。如果需要來客作相應的準備,或對來客進行一定的限製,也要在請帖上注明,如“請穿西裝”、“請柬勿轉他人使用”。無論是對活動內容的說明,還是對來賓的要求,用語都要禮貌而準確。
提前發送方顯大家風範
請帖應該提前發出,以便為邀請對象做準備或做決定留出時間。如果太晚,會讓邀請對象措手不及,也許抽不出時間參加,也許來不及根據儀典的規格做相應的準備。如果太早,邀請對象可能會遺忘。如果是涉外邀請,應視活動規模和性質至少提前一兩個月發出請帖。對於普通的各種活動,通常我們提前一兩周發出即可。
某貿易公司準備在元旦舉辦一次新年茶話會,特地邀請勞苦功高的老職工們參加。公司派出一位秘書專門送請帖給各部門的老職工們。技術部的老張接到大紅的請帖後,向秘書小金連聲道謝,然後打開,閱讀內容。隻見請帖上寫道:
尊敬的張祥先生:
謹訂於2007年1月1日上午9時,在公司本部禮堂舉辦新年茶話會暨優秀員工頒獎儀式,恭請屆時出席。
此致
敬禮!
旗新貿易公司敬邀
2006年12月24日
電話:8765432
老張一看時間,馬上在日曆上作了標記,以便提醒自己。老張還打電話給外地的兒子,讓他過了元旦再來老家。
發請帖必須由專人負責,可以由主辦方親自送交邀請對象,不要隨便找個人“順便”代交。近距離送交請帖時,要將請帖裝在寫好收帖者姓名的信封裏,注意,這信封不要封口。如果邀請對象在異地,我們可以用郵寄的方式提前發出,這時的信封要封口。郵寄時,要留出信件在路上所需的時間。儀典日期臨近時,為防止客人忘記,主人可以適時打電話進行禮貌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