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極中的壯美——《將進酒》(2 / 2)

離開長安後的李白還要繼續喝酒,《將進酒》就是李白和他的兩位朋友元丹丘、岑勳的一次痛飲。但是此時的酒不同往日,它是麻醉劑,是逃離現實、欺騙自己、擺脫苦悶的藥酒——杯杯難咽。即便如此,還要故作灑脫的姿態。

李白開篇勸道:“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兩位朋友杯莫停。人生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又如奔流到海的黃河水一去不回!高大廟堂裏的權貴們也一定會驚歎自己的青春就這樣逝去,早上還是黑發,晚上卻兩鬢風霜。一切都會成為過去時,在古今一瞬的時空中,追尋意義已顯得多餘。及時行樂,痛飲美酒,才能不辜負這短暫的人生啊!李白那顆沉甸甸的功名心,在美酒的迷幻中,似乎已經放下了。人生在世,何苦執著!

朋友,別讓金杯無酒空對著明月,要相信自己一定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錢花完了還會來,時光一去不會有。快去烹羊宰牛,今天我就要痛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請二位的酒杯不要停,我還要為你們唱一曲:

功名利祿是浮雲,隻想醉生夢死醒不來。

聖人賢才都寂寞,隻有能喝酒的留大名。

陳王曹植會享樂,隻顧通宵達旦飲美酒。

店家千萬別擔心,隻管好酒好菜別囉唆。

酒錢不夠拿去換,我有五花寶馬千金裘。

人生難得幾回醉,今朝不醉更待何時醉!

這是李白離開長安後最痛快的一次暢飲,也是精神最痛苦的一次曆練。《將進酒》中的每一句都像是盛滿的酒杯溢出的豪放,但是有誰能明白,豪放的泡沫是消極最終的發酵。

萬年的憂愁能用一頓美酒化解嗎?值得懷疑,隻不過是憂愁摻和著美酒更容易下咽罷了。“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李白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就讓他在酒精中沉醉一次吧,我們期待李白大醉之後的大醒。

李白的詩集中寫喝酒的名篇很多,但是唯獨這篇詩歌蕩氣回腸、一瀉千裏、不可遏製。這是巨人式的情感:愁是大愁,恨是大恨,哭是大哭,笑是大笑!在悲痛中有力量,在消極中有壯美。失望而不沉淪,痛苦但不淒迷。請讓我借用現代詩人餘光中《尋李白》的詩句來作此篇的結尾: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