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車輪碾不碎螳臂(1 / 2)

且說陸遜在石亭大破魏國大都督曹休。曹休氣憂成病而死。諸葛亮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決定再次北伐。

此時的諸葛亮,性情的轉變已經慢慢顯露出來了。那種氣定神閑、談笑退敵的灑脫一點點地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點點小的挫折,一點點小的打擊,都會讓他情緒產生激烈變化。

諸葛亮將軍馬分撥完畢,想起出師前還是給劉禪再上一次《出師表》吧。他在漢中寫好奏章,派參軍楊儀送到成都給劉禪。

諸葛亮這次出師,純屬先斬後奏。劉禪畢竟是蜀漢組織名義上的一把手。但諸葛亮事先並未請示彙報,事後也隻是派一個無足輕重的下屬楊儀去上《出師表》。無論與情與理,這都是說不過去的。這隻能說明蜀漢的控製權已經完全掌握在諸葛亮手上了,所以他連形式上對劉禪的尊重都不是很在意了。另外,這也說明了諸葛亮確實情緒不高。一個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總是會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哪怕僅僅是形式上的要求。

與上一次出師北伐相比,諸葛亮明顯自信不足。上一次他信心很足,甚至連譙周的“天象說”都無法讓他改變主意。但這一次,他在出師表上寫道:“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意思是說,我隻能竭盡全力了,但能夠成功,就不是我所能預料的了。諸葛亮這麼說,有自作多情之心之嫌。你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禪也許根本就沒有要北伐的念頭呢。

大軍開拔,行至陳倉。魏國守將為郝昭。郝昭深溝高壘,遍排鹿角,嚴陣以待。

諸葛亮先派魏延攻打,數日不克。諸葛亮大怒,要將魏延斬首,隻是看看陣前再無猛將,才悻悻而止。諸葛亮又派郝昭的同鄉靳祥前去勸降,也被郝昭嚴詞拒絕。

諸葛亮大怒道:“匹夫無禮太甚!豈欺吾無攻城之具耶?吾一切完備,俱在軍中,吾自去攻之。”

諸葛亮找來當地住民一問,才知道陳倉城內隻有約三千人馬。而諸葛亮的兵馬是其一百倍,為三十萬。諸葛亮不由笑道:“這麼一個彈丸小城,就算城內擠滿了人,又怎麼能和我的大軍相比?!”

諸葛亮立即下令用雲梯攻城。郝昭看見,吩咐三千軍士用火箭直射雲梯。雲梯全都起火,蜀軍燒死無數,敗退下來。

諸葛亮大怒,說:“你燒我雲梯,我就用‘衝車’攻你!”郝昭命令部下將石頭鑿眼,用葛繩穿住飛打,衝車全被打折。

諸葛亮再命廖化挖地道進攻,又被郝昭在城內橫挖壕溝擋住。

諸葛亮以絕對優勢兵力,進攻了二十多天,竟然毫無所得。這在諸葛亮用兵的曆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一個小小的陳倉,就擋住了諸葛亮前行的步伐。一個無名的郝昭,就讓諸葛亮陷入了無計可施的困境。當初那個算無遺策、戰無不勝的諸葛亮到哪裏去了呢?

其實,並不是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在一夜之間消失殆盡。主要的原因在於諸葛亮性情大變後,變得心浮氣躁,急於求成。你看他,在進攻陳倉的過程中,他多少次動怒?一個不能很好控製自己情緒的軍事首領,怎麼可能不吃敗仗呢?

隨後,魏國援兵來到。而諸葛亮的軍糧僅夠一月之用。兩軍相持未久,諸葛亮因糧草難以為繼,隻好悻悻而退。這第二次兵出祁山就這樣黯然收場。

此後,東吳孫權登基為帝,派使者到成都,提出要與蜀漢結盟,共破曹魏。劉禪與群臣商量。蔣琬提出要和諸葛丞相商議後再定。堂堂一國的大丞相還是繼續呆在漢中,沒在成都。劉禪自己拿不了主意,隻好派陳震去漢中見諸葛亮。諸葛亮表示同意,結盟遂成。

諸葛亮又要準備進兵。事不過三,這一次,他連出師表也不想上了。誰還敢說三道四呢?況且,再冠冕堂皇的理由用多了,也會惹人厭煩的。但諸葛亮還是很擔心鎮守陳倉的郝昭,唯恐重蹈覆轍,再丟麵子。

諸葛亮先派人去探聽陳倉的消息。探馬回報說郝昭病重。諸葛亮大喜,連聲道:“大事成了!”馬上叫來魏延薑維二將,讓他倆率領兵五千,連夜直奔陳倉城下,如見火起,立即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