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大的冷宮內,竟一個應聲的都沒有。
不遠處的老宮女,白了那聲音一眼,心道:“人家生的孩子是公主,你生的孩子是給別人養的公主,人家貴為貴妃,你一個冷宮的過氣妃子,叫什麼叫,不如死了算了,省的我還得在這裏伺候你。”
磨磨蹭蹭的提著一壺熱水,叫了兩個粗使的宮女,來到她身前。
一個宮女看了一眼賢妃,嚇得驚呼:“姑姑,好多血!”
嬤嬤一耳光扇了過去:“喊什麼喊,還不去多燒些水。”
宮女嚇的不敢作聲,趕忙出去燒水。
賢妃滿是血汙的手,抓住那老宮女的衣角,懇求道:“姑姑,求你可憐可憐這孩子,幫我傳個太醫吧。我死了沒什麼,救救孩子。”她還不足月,這可怎麼好。
隻見女子費力的將手上的鐲子摘下,遞給那老宮女,老宮女看在鐲子的份上,叫另一個宮女去請示太監總管,看看要不要管這事。
過了約有一個時辰之久,太醫才來,開來一副方子,命人送來,便離開了。
賢妃失血過多,早已沒了力氣,但想想苦命的孩子,便硬提起半口氣,把孩子生了下來,自己卻因失血過多撒手人寰了。
知道賢妃被陷害的人,絕大部分都被華貴妃秘密處決了。華貴妃怕皇上懷疑到自己,便主動請求,把賢妃產下的女嬰由自己撫養,給華陽公主做個伴,雖說是自己撫養,不過是多個幾個下人服侍著罷了。
皇帝草草給女嬰起了個名字叫紫櫻,整個皇宮都知道這紫櫻也是皇帝的女兒,卻連個公主的封號都沒有。
就這樣過了十五年,華陽公主漸漸長大,在她的光環下,還有個被光環遮蔽了的帝女紫櫻。華陽聰慧無比,三歲便能出口成章,五歲便能琴棋書畫,惹得皇帝疼愛不已。也因為如此,皇帝愛屋及烏,封了華陽的兄長為太子,華貴妃順利的登位皇後。
說也奇怪,紫櫻對這比自己早出生個把時辰的姐姐很是頭疼,小時候,自她有記憶以來,每次皇後讓人把自己和華陽抱在一起玩耍,華陽就哭個不停,弄的自己跟怪物一樣,被皇後送走,最後,她竟連皇上的麵都很少能見到了。
華陽很小的時候,就經常讓父皇送她到太白、蜀山等尋仙問道的地方小住,請仙人指點她。
華陽常常在遇到危險的緊要關頭,被一陣風救起,皇帝也當此女有仙緣,更加疼愛也更加忽視其他子女,所以華陽重來不擔心害怕什麼,因此紫櫻這輩子最痛恨的一件事情便是見道士,見仙派、佛門總之就是那些很玄的人。
長大以後,華陽總是不冷不熱的對自己,常常刻意的支開她,自己仿佛被她隔絕了般,本就沒有任何地位的她,更像是被華陽圈緊在皇宮這小小的圈子一樣。
紫櫻很想離開皇宮,看看外麵的世界,脫離這個並不溫暖的家庭。
還好太子常偷偷帶紫櫻進禦書房,那裏的世界比現實中的溫暖,紫櫻認為。
除了太子私下照顧,沒人願意陪她玩耍,華陽幾乎將她禁足,因此養成了紫櫻酷愛看書的習慣,小小的她,把禦書房中大半的書都讀過了。
其實這樣倒也成全了紫櫻,她可以無憂無慮的在皇宮成長,不用管那些範文禮數,不像華陽那樣高貴得難以接近。
整個皇宮中紫櫻是個特例,雖不是公主,卻同為帝女。
雖被翰林院授以正統的教育,可行為卻因被忽視、思想上無拘無束。
十四歲這年,皇帝皇後親自帶華陽上蜀山拜師,聽說是蜀山掌門親收了的關門弟子,拜師儀式隆重的震撼了整個朝野。華陽那年便想留在蜀山,可卻因為未滿十五歲,父皇舍不得領了回來,說等到她十五歲生日過後,再去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