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舊照片(2 / 3)

“…….馬鞍峰附近……”

她認真記下來,麵色稍霽:“這孩子機靈,按說應該沒事,二位……請到後屋坐坐?”

正合心意,我們爽快地答應,從右側坐堂大夫身邊繞進櫃台內,她在前麵引路,穿過狹小的通道路過配藥間,然後掀開布簾來到後院。

這是典型的南方小鎮上的院子,紅磚青瓦,外牆上掛著一串串紅辣椒,地上幾個大篩子裏曬著各種草藥,空氣裏彌漫著濃濃的藥香。

方舟搭訕道:“大娘,藥鋪生意一定不錯吧?”

她臉上浮起笑意:“還行,春曉乖巧,嘴甜會說話,街坊鄰居都喜歡她,平時有個頭痛腦熱的都跑這兒拿藥,這兩年生意越來越好。”

她陪我們在院子裏轉了一圈,盡說女兒懂事、孝順,父親去世後成為家裏的主心骨,裏外一擔挑,從村裏搬到鎮上並站住了腳,實在不容易。

“這房子連同門麵租了不少錢吧?”方舟說。

“哪裏,是買的,花了一大筆錢呢,春曉說住人家的房子不踏實,咬咬牙,把村裏的田、三間瓦屋包括裏麵的所有家具全賣掉,再借些錢就買下了。”

方舟嘖嘖讚歎:“不容易,不容易,村裏的祖宅肯定值不少錢。”

“不劃算,那幾間瓦房是十幾年前新建的,木料、家具都是八成新,人家看我們急需用錢故意壓價,唉,少賣好多錢。”

“有失必有得,你們到鎮上賺大錢嘛。”方舟安慰道。

“那也是,那也是。”林母笑得合不攏嘴,招呼我們進屋坐下,然後張羅著泡茶去了。

堂屋格局與尋常人家一樣,中間掛一幅山水畫,兩邊貼著對聯,屋子正中是八仙桌,右側牆角下堆著一小堆草藥,北牆邊長條櫃上排著大大小小的佛像、香燭、供果,按照這一帶規矩,家中直係死者的遺像都做成小鏡框放在條櫃左側,因為在老百姓看來死者升天即可享受神的待遇。

林母匆匆端茶進來,歉意說前麵有顧客來了得過去招呼,方舟說沒關係,我們就在這兒喝喝茶歇息一下。

她一離開方舟便捧著茶杯到兩側屋子裏東張西望,眼珠滴溜溜亂轉,鼻子也警覺地嗅來嗅去,一會兒爬到高處,一會兒伏到床下,我捶他一拳道幹什麼你,象做賊似的。他一本正經道這叫實地勘察,你不覺得這母女倆有點可疑?

可疑?我茫然道,我看挺好的,沒有問題啊。

這就是職業刑警與博士生的區別。他笑道,將茶杯交給我後敏捷地戴上手套,翻抽屜、衣櫃、木箱、書架,查看鏡框和玻璃台板反麵,真搞得象電影裏的大偵探。

十分鍾後他脫掉手套悻悻坐到八仙桌前。

“結束了?”

“嗯。”

“一無所獲?”

“暫時……沒發現異常,”他騷搔頭有些不好意思,踱步站到長條櫃前打量遺像,岔開話題道,“這邊封建意識還很嚴重,死去的長者中隻有男性才供到桌上……這張應該是林春曉的父親,這張是他爺爺林剛……”

我湊過去看,突然間心裏一動,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浮上腦際。

深深吸了口氣,閉上眼苦苦尋覓剛才靈光一閃的思緒,虛無飄渺,朦朦朧朧,仿佛觸手可及,卻又若隱若現…….

“怎麼了?”方舟莫名其妙地問。

“別說話,讓我想想。”

“這兩張照片是不是讓你想起一個人?”

“…….”

“你曾經在某個地方看到過與照片上相似的麵孔?”

我點點頭。

“你閱讀的史料和書籍很多,會不會產生記性重疊?”

“你小看博士生的記憶力,我記得幾千個名人的圖像或照片,從來沒有混淆過。”我斬釘截鐵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