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穴葬或土葬,崖穴葬是首領和長老方有資格享受,其它人隻能土葬,但要在墳的前後種植象征吉祥的樹木。”我搶著說,現學現賣。
“不愧是博士,樣樣都懂……崖穴葬本身也有嚴格的規矩,一是陪葬品不超過三件,挑選最珍貴的、死者生前最喜歡的東西,二是地點選擇方麵,首領墓穴須由下一任首領獨自挑選石窟或開鑿並秘密入殮,因此首領墓穴是越巴族最大的秘密;長老們死後則由直係親屬操作,也大都選擇隱蔽而險峻的地點,有的甚至是隻能進不能出的‘死地’,使貪圖墓內財物膽大妄為的闖入者進退兩難,活活餓死凍死,幾百年來長暉山區周圍縣城常有人莫明其妙失蹤,都出於這個原因……”
我岔道:“對不起,打斷一下,據我所知越巴族人都居住在山區,生活條件簡陋,經濟狀況普遍較差,即使是首領或族內長老,又能有什麼好東西值得人甘冒生命危險幹盜墓勾當?”
陳長老道:“幾百年來不斷有族人下山融入到當地生活,其中有經商、做官或通過其它渠道發了財,他們帶回金銀珠寶、瓷器古玩和生活必需品,既改善山區族人們的生活,又豐富首領、長老們下葬的內容。湖南素來以文物豐富種類繁多而聞名,很多國寶級古玩散落民間,例如我叔叔家就有隻宋瓷青花小碗,一直擱在灶台上做燈油碗,後來被縣城裏收購古玩的人看中,以一萬元買走,當時都以為很合算,幾個月後才知道那個家夥轉手賣到廣東,叫價八十萬,買家一分錢沒還價就拿走了,叔叔全家追悔莫及。因此盜墓者瞄上首領墓穴也是情理之中,可作為越巴族最大的秘密,幾百年來曆代首領守口如瓶,故而從未有過墓穴被盜的記錄,直到抗戰時期……”他停下來,盯著牆上的壁燈出神。
我意識到了最關鍵的地方,不敢打斷他的思緒,屏息等待。
他長長籲了口氣,“那時越巴族首領叫羅三韓,嗜酒如命,有一次喝得醉熏熏時被幾個促狹鬼撩撥著胡說,無意中透露了一個驚天秘聞,原來曆代首領都葬在同一個洞穴裏,那個洞穴很大、很深,足以容納上百人,裏麵貯藏有幾十代首領的殉葬品!不過要找到它並非易事,要經過一片比迷宮還複雜的山路,一旦走入歧途將麵臨死境、絕地。消息很快從族人內部傳出去,結果引發大批盜墓者進入長暉山區瘋狂尋覓,其規模幾百年未見,唉…….”
我好奇地問:“他們找到了?”
“首領墓穴路線是曆代首領以口訣方式相傳,幸虧羅三韓守住最後一道秘密,沒說出具體線路,他也知道惹了大禍,將族人全部指派到各個下山路口連續監視了兩年,期間偶然有人背著屍體下山,並無異常情況,畢竟長暉山區大小山峰二十多座,綿延數百裏,這麼大的範圍內要找到刻意隱匿的墓穴無異於大海撈針,後來族人們陸續回到山上,大家認為這起風波差不多能平息了,偏偏這時羅三韓又出岔子了,酒啊酒啊,害人不淺呐…….”說到這裏他猛烈咳嗽起來,邊咳邊捶胸舒緩。
“是不是遇到章炯笙?”我胡亂猜測道,“羅三韓被灌醉之後透露了真相?”
“大致情況就是這樣,章炯笙怎麼知道長暉山裏有首領墓穴至今還是個謎,當時永埠還在國民黨手中,由縣政府官員陪著來到山寨,什麼也不說,就是喝酒,是章炯笙從四川帶的好酒,羅三韓喝得爛醉如泥,大著舌頭跟人家稱兄道弟,哼,他也不想想,章炯笙是一團之長,率領數千人馬,地位比縣政府的縣長還高,憑什麼跟你這麼熱乎?過了兩天章炯笙派人邀請他下山,說是回請,羅三韓忙不迭答應隻身前往------他還惦記著好酒,就是那一次,羅三韓,這個越巴族千古罪人,透露了進入首領墓穴的線路,更可氣的是他居然聽信章炯笙謊言,說隻是沒事聊聊,帶兵打仗之人哪有工夫探尋古墓。喜孜孜帶了七八瓶酒回寨,沒幾天大山北部深處傳來爆破聲,族人均惶惶不安----幾百年來長暉山從未被人為破壞過,大家以為日軍殺進山了,有膽大的獵人過去看個究竟,出山寨沒多遠便有章炯笙獨立團的士兵攔住不讓走,說大部隊在山裏搞軍事演習,暫時封山。族人們一琢磨,聯係羅三韓兩次喝酒,懷疑他酒後泄密,一致推舉長老找他算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