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球星(一)(2 / 2)

“魯同誌,別說了。”伏蔚的父親說,“這麼好的地方,簡直是人間天堂,離重慶又不遠,蔚兒去不會吃虧的。”

“爸,媽,我願意去。”

“歡迎,歡迎!”魯世傑說,“你去了以後,直接歸縣革委管,具體事務由我負責。”

當一家聽到“直接歸縣革委管”時,一家人都覺得這麼好地方非去不可。

伏蔚、劉霞被留了下來,受到縣革委沈主任的親切接見,當晚住縣革委招待所,在吃飯的過程中,雙方言談離不開籃球。其他知青未作停留,都被早已在此等候的相應公社幹部接走,到了他們該去的地方。

伏蔚、劉霞洗漱完畢,魯世傑帶著一個30開外的男人進來,介紹這位是縣體委副主任柳斌同誌。柳斌一見兩個將成為自己部下的妙齡女子,眉毛舒展得飛揚起來,伸出大手分別將兩隻小手兒握住又抖了抖,短時間的肢體接觸使他感到對方神經末稍裏帶著電流。

吃過早飯,魯世傑、柳斌提上二人的背包,說送你們到林場,伏蔚、劉霞被熱情得很不好意思。在去二溪社辦林場的路上,魯、柳兩位主任介紹了林場情況:實際上,二溪社辦林場是縣革委沈主任為集中知青精英而設的,實行半軍事化管理。他把會打籃球的,會唱歌跳舞的知青集中在林場,縣上一有活動,就通知他(她)們參加。林場的場長是林場大隊黨支部委員吳三才,他的主要工作是帶領15個農民,生產糧食、蔬菜、禽畜供大家食用。分到林場的知青,都具備相應的特長,職責是比賽、演出,勞動是附帶。劉霞說:“哎呀,這不是落進福窩了嘛,別人都說當知青苦,我看也不見得。”

二溪社辦林場離縣城不到3公裏,擺著龍門陣不知不覺就攏了。修籃球場的知青和農民,一見新知青,都放下活路熱情歡迎,都問“幹什麼的?”劉霞說:“我和伏蔚都是打籃球的。”一聽說是打籃球的,先期到達的4個女知青都伸出手來,說“我們將在一起戰鬥。”

從此,中國最特殊的知青生活開始了

每天早晨6點鍾,當過兵的吳三才就用哨子把知青吹起來,列隊,背“下定決心……”之類的語錄,然後帶到生產隊曬壩作隊列操練,跑步回林場,吃早飯。上午9點鍾,縣革委準時派出一車解放牌貨車,把知青拉到縣城,然後分散活動。

在縣革委燈光球場,6個女知青在縣籃球代表隊隊長柳斌的帶領下,分別與縣級機關男籃打球,柳斌認真觀察每個女隊員的動作。下午最後兩小時,是業務學習,分析每個人的得失,總結經驗,以提高球技。下午6點鍾,那輛解放牌貨車把知青拉回林場。

當林場籃球場建成後,縣革委已在重慶總共招來11個知青,組成縣女子籃球代表隊。她們不再被拉進縣城,而是在伏蔚的主持下,在自己的籃球場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