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爛龍(五)(1 / 1)

隨著知名度的飆升,林渝生已成為大忙人,找他打抱不平的知青越來越多,住楓林溝的日子越來越少。

林渝生串隊回來不幾天,清明節到了。

大詩人黃庭堅“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塚隻生愁”正好是而今清明節的寫照。那時,上墳被當作封建迷信,這一習俗已經淡化了,但吳立新的老丈母還是享受到後人墳前供奉的待遇。吃了早飯,兩口子就帶著香蠟紙燭、刀頭在社員的眼皮下向尖峰山走去。

大約兩個多時辰後,在地裏勞作的社員見尖峰山半坡冒起濃煙,很快冒出了火苗——華鎣山林場尖峰工區失火了!那時的農民,“傻”得不分國營和集體,在隊長一聲“救火”的召喚之下,幾十個農民放下鋤頭,就向尖峰山衝去。

在奔跑的路上,林渝生問“樹林怎麼自己燃起了來”呢,隊長說,自己怎麼會燃?很有可能是上墳的人失的火。跑攏著火地帶,社員們犯了愁,鬆樹有幾丈高,大火從林下雜草燒到上層林冠,砍樹條打火,隻能打到下層,上層大火根本奈不何!

不一會兒,大隊書記帶人來 ,他問火災是怎麼發生的,生產隊長說,很可能是上墳點燃柴草,柴草燃過去引燃了樹林。書記舉目四望,發現一座新墳,而新墳四周樹木已被燒光。他走到墳前,發現上墳的殘留物,就問這墳是哪家的?隊長說是吳立新才死不久的老丈母。

樹木燃燒的高溫引起強烈的空氣對流,空氣對流的結果導致大風驟起,風卷著火舌,毫無阻擋地掃過一片片樹林,火烤、濃煙熏得頭昏目眩,金星亂爆,社員在幹部的帶領下越戰越勇,沒有退縮。林渝生是第一次見森林火災,那景象確實令人震驚,想到大火如此燃燒下去,尖峰工區豈不化為烏有?他這樣擔心著,這的確比給知青打抱不平出個點子困難得多。全身被烘烤疼痛,熱汗把眼皮封住,痛似針紮。當他抬起頭來揉眼睛的時候,突然發現風向變了,再仔細觀察,,我的天呀,這的確是風向發生了變化。這時,一個拿不穩的同時也不敢相信的鬼點子在頭腦中驟然產生,那就是在灌木林放火,使大火向著鬆樹燃燒的方向漫延,當兩股火合為一體的時候,就沒有燃燒的物質存在了——大火就自然熄滅,這叫“以火滅火”法,他是在一本什麼外國小說上看過的。然而,風向瞬息萬變,時間不等人,他把這種想法告訴大隊書記,他怎好答複放火?林渝生說:今天本知青就引用國軍的一句流行語——不成功則成仁!萬一不成功當個森林縱火犯也願挨!

他點燃了十多米寬的灌木林帶,一片通紅的火光向鬆林飛去,兩股大火合二為一,火熄了。

當林場技術員帶著“瘋兒”等工人趕來的時候,滅火的農民都坐在地上歇氣。技術員問大火是怎麼撲滅的?沒有人說得出個所以然,隻有大隊書記說是知青林渝生發現灌木林那裏風向變了,使用了“以火滅火”法才使大火燒熄。技術員問哪位是林渝生?林渝生站出來說是我。這時,“瘋兒”張開雙臂,大叫一聲“早聞大名,原來是你呀”,就把他抱住。此後,“瘋兒”、“爛龍”扣起手來,在人生舞台上演出許多大快人心、哭笑不得的活報劇。

沒過幾天,縣護林指揮部、公安局來了兩個幹部,在大隊書記的陪同下察勘現場,把吳立新兩口子抓走。

幾個月後,林場技術員“以火滅火”的通訊在《中國林業科技》上發表,林渝生的大名從鄉間躍上了國家級刊物。

林渝生的父親在重慶市水產公司提前退休,兒子林渝生頂替了他的工作,成為水產公司職工。在努力工作時,他總想起在農村為知青出點子打抱不平之事,產生了當律師的想法。他報考西南政法學院法律函授專業,刻苦攻讀,終於考試合格取得律師資格證,打贏過無數場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