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拉郎配(二)(1 / 1)

因為飼養種豬,袁靜莉從半勞力升為全勞力,每天底分以10分計,全年工分按月累計計算,她默算了一遍,全年的工分可以達到3600分,因為不計下雨誤工,這報酬甚至超過力大漢子粗的全勞力,比自己當半勞力的報酬將近多一倍!同時,養種豬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省錢省糧。走村串戶配種,走到哪裏吃到哪裏,人家工作同誌下鄉吃飯,還要給3兩糧票1角錢,配種的吃了飯什麼都不繳,劃得來。如此省下錢糧,都是為了讓多病的母親生活得更好。

喂了一個星期後,本公社平灘大隊芋禾溝生產隊派人來聯係給集體飼養的一頭母豬配種。袁靜莉心想這是養豬以來的第一次出隊配種,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她喂飽種豬,又拿篦子把毛刮了又刮,著實打扮得油光水滑。

進入平灘大隊地界,路上一群小學生見大姑娘牽著一條雄性十足的大種豬,以為今天有稀奇可看,學也不上了,鬧鬧嚷嚷地跟著袁靜莉到了芋禾溝。還沒走攏養豬場,那雄性似乎嗅到了空中漂過來的雌性氣息,興奮得立起耳朵就跑,把牽它的繩子繃緊如弦,肚皮中間伸出一具活物,鮮紅鮮紅一伸一縮。小朋友見了,像發現西洋鏡似的,大吼“伸出來了,像沙 缽棒。”袁靜莉羞得心裏發慌,要孩子們不要亂說,有個孩子反駁道:“啷個是亂說呢?不信你各人看嘛,吊起尺多長。”袁靜莉哪裏敢看。

走到養豬場地壩,種豬狂叫著要往裏麵衝,兩個多小時行路的勞累絲毫不影響它的欲望衝動。聽說女知青來給豬配種,鄢家灣的男女老少都出來觀看,走不動路的老年人在子女的牽扶之下來到現場,鄰隊幾個灣的農民也來觀看,地壩容納不下,有的爬上樹子爬到牆頭遠遠地居高臨下,那陣勢那熱烈的程度,比當年縣文工團毛澤東思想宣傳隊來大隊演《龍江頌》還鬧熱,跟1951年土地改革運動鬥地主差不多。

“讓開,讓開,有個啥子稀奇嘛。”喂母豬的範大娘牽著同種豬一樣激動的母豬從人叢中突圍出來,牽到專門配種的木架下站好,用手給它摳癢,試圖讓它安靜。說是遲,那時快,袁靜莉鬆開手中繩索,那畜牲挺著閃動的活物發瘋般的衝了過去……

“啊!樣板戲開場了!”不知是誰大吼道。

開初,袁靜莉以為豬交配,跟竹林下的雞交配差不多,母雞溫順地蹲下,公雞騎上去打個屁就下來。然而,大型動物的交配複雜得讓她難以想像,在人們的喝采聲中,那種豬前腳撲向母豬,沒有擱穩又滑了下來,再次爬上去時,那活物閃動著自找目標發射,可是,還沒找到目標,一股激流便迸發出來,淋到母豬屁股上。

“嗬嗬,架這麼大的勢,沒有搞得進去!”有人發出失望的感歎。

種豬發射完畢,不再瘋狂了,範大娘要把母豬牽回豬圈,袁靜莉說:“別牽走,配種呢。”範大娘把頭擺了幾擺:“你那豬的‘水’都流了,還配啥子呢?”

袁靜莉這才知道配種已無法進行,一臉窘態。

失望、羞愧混在一起,袁靜莉感到無地自容,說聲明天再來,牽起種豬就要走,範大娘把她拉住,說天遠地遠的,走什麼呀,就到我家住吧。

走攏範大娘家,範大娘說:“我今天一看配種的是個女娃兒,心就慌了,難道你就不曉得,這活路是女娃兒做得下來的嗎?男人搞這活路還不大好意思呢,何況女娃兒。”袁靜莉就把自己的處境告訴她,父親參加武漢保衛戰是團長,子彈打光了,父親帶士兵與日本鬼子肉搏,大腿上挨了一刺刀。戰鬥打下來,全團活起的不夠一個排,就憑這個功勞,當了副師長,解放前又跟著長官楊森逃到台灣。我家也成了有海外關係的反屬,公社不推薦我上大學,家裏經濟又困難,我才下決心飼養種豬,不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