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參加縣革委宣傳工作會議,抽不出身。會議剛剛結合,小魏連會議夥食都來不及吃,到派出所借輛摩托車,風馳電掣般在公路上狂奔。跑到知青小屋,已是掌燈時分。“鐵姑娘”有多少委曲要向信得過的人傾述喲,悲痛得泣不成聲撲了過去 ,“哐當”一聲,彭祥雲拿著擰開的鋼筆衝進屋來,向二人用力一甩,墨水全部撒到小魏、錦雲身上,合成一個整體圖案,大叫“捉奸喲!”
在那物質生活淡泊、精神生活空虛的年代,人們對桃色新聞入了迷。如果新聞出在知名人士身上,則傳得更快、更神、更有戲劇性。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裏,小魏和“鐵姑娘”的故事成為城鄉熱門話題。人們根據來自不同渠道的“民間故事”,注入自己的胡亂臆想,再經過浪漫主義的喧染,演繹出不同流派、不同風格的口頭“文藝作品”。
小魏並未因緋聞受到處分,隻是由宣傳組調到農村組坐辦公室,兼管“農村工作通訊”簡報的編輯。他的性格由外向變為內向,除忘命工作之外,整天沉默不語。他發誓永不寫通訊報道,領導給他提供許多好題材,他違心去采訪後也是以別人的名字發表。不過,他主編的“農村工作通訊”很有特色,曾多次被省、地農業部門工作簡報轉載,為此深受領導好評。
數年後,小魏奉調宣傳部任宣傳科長,他在餞行晚宴上拿出錦雲發自複旦大學中文係的一封信給大家看,算是從側麵對他幾年前不當之舉作了反思,信中說:……是你的虛榮心害了我,你差點葬送了我的前程,昔日被你吹得天花亂墜的知青人物,曾被召回重慶坐在雜貨鋪當營業員,見到同學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我也許應該感激你,是你在我心靈空虛、寂寞無度時給了我幾分歡樂。自從我在流動現場會上故作姿態被你青睞,我就覺得我在紅色政權裏找到了知已。兩顆虛榮的心碰在一起,終於結束了苦澀的果實。你布置的現場,“導演”出驚世駭俗的離奇場景,你那架“120”照像機,無數次對準了我。當時,我不過是想出個名改變處境而已。
世上的事情就是那麼怪,華鎣山萬餘知青臉朝黃土背朝天接受“再教育”甚至有人長眠地下,然而他們大都默默無聞,你的幾十張照片和文章就把我抬到社會上層,鮮花、掌聲、轎車、宴會……這是其他知青做夢也不敢想的。記得有一次我到川陝交界的一個偏僻縣作報告,全城老少在官員率領下列隊歡迎。我在台上朗讀你的大作,慚愧得聲音發抖,可聽眾還誤以為我“激動萬分”。
好了,讓我們都認真總結曆史教訓吧,開始新的生活吧。我感謝你又恨你,但我還是想再見你一次……。
看罷此信,同事們喟然長歎,百感交集,小魏已淚水漣漣,滿眼羞愧,“鐵姑娘”的來信,把他帶入昔日荒唐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