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師一麵說著一麵側身把這首詩寫在黑板上,指著黑板上的詩說,這首詩說的就是寒食節的來曆。
陳老師接著說:“光陰似箭,鬥轉星移,曆史走過了二千多年。二千年前的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號船滿載著不堪忍受英國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達美洲。這年冬天,當地難民印第安人給他們送來了生活必需品,還特地派人教他們狩獵、捕魚和種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移民們終於獲得了豐收。按照宗教傳統習俗,移民規定了感謝上帝的日子,並決定為感謝印第安人的真誠幫助,邀請他們一同慶祝節日。1621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清教徒和90名印第安人歡聚一堂,慶祝美國曆史上第一個感恩節。在美國,感恩節同我們中國的春節一樣隆重。感恩節後,學校會讓同學們畫一張感恩節的畫,同時他們也不會忘記這一天邀請好友、單身漢或遠離家鄉的人共度佳節。從18世紀起,又開始出現一種給窮人送一籃子食物的風俗,這一天他們不管遇到誰都會說謝謝。”
陳老師娓娓道來,她柔和的聲音仿佛山穀間的陣陣清風,迎麵撲來,帶著泥土的清新,直抵心靈。教室鴉雀無聲,五十多雙眼睛亮晶晶地注視著她,陳老師憐愛的目光落在孩子們天真無邪的臉上。
她停了一會接著說:“有這樣一個故事,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輕人,因為汽車拋錨被困在郊外。正當他焦急萬分的時候,有一位騎駿馬的男子正巧經過這裏。見此情景,這位男子二話沒說,便用馬幫助克雷斯把小汽車拉到了小鎮上。事後當感激不盡的克雷斯拿出不菲的美鈔對他表示感謝時,這位男子說:‘這不需要回報,但我要你給我一個承諾,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要盡力幫助他人。’於是在後來的日子裏,克雷斯主動幫助了許多人,並且每次都沒忘記轉述那句同樣的話給所有被幫助的人。許多年後的一天,克雷斯被暴發的洪水困在了一個島上,一位勇敢的少年冒著被洪水吞噬的危險救了他。當他感激少年的時候,少年竟說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說過無數次的話。克雷斯胸中頓時湧起一股暖流。他感歎說,原來他穿起的這根關於愛和感恩的鏈條周轉了無數的人,最後經過多少年又還給了他。他一生為感恩而做的那些事,全都是為自己做的。”
說到這陳老師打住了,她激動地望著同學們,目光炯炯有神,深情地問道:“同學們這個故事對你們有什麼啟發?”
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回答“要有愛”“要懂得感恩”“付出就有回報”……
陳老師微笑著,點著頭說:“是啊,同是一座城堡,如果住在裏麵的人相互仇恨,相互拆台,那麼這個城堡就是地獄。如果住在城堡裏的人,懂得愛,懂得感恩,那麼這個城堡就是天堂。
“同學們,感恩在人生中是多麼重要的一課啊!學好它我們會終身受用。為此我想本周舉行一次以感恩為主題的晚會,同學們你們說好不好?”
“好。”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五十多雙眼睛閃著激動的光,五十多張稚氣的臉燃燒著生命的激情。
鈴鈴鈴,下課的鈴聲響了,孩子們簇擁著陳老師嘰嘰喳喳。班長擠上前說:“老師,晚會我們自己組織好不好?”
“好,很好,你們自己好好準備一下。時間就定在周四的晚上,到時候我一定前來觀看,為你們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