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台下嘀咕嘀成了一片,有人在小聲地發著牢騷:政策沒有一個延續性,想怎麼變就怎麼變,前三十名能代表一個班的成績嗎?為什麼三十名後的學生就不能參加評分?這對他們公平嗎?分班的時候是按全班學生的成績來計算兩分一率的,各班前三十名學生單科成績分班時就有很大差距,現在卻要把賬算在我們頭上,真是豈有此理!如今教書也得講運氣,你碰到一個好班,前三十名偏科的學生少,不怎麼用力也能考好,你碰到一個差班,偏科的學生多就算你累個死,也是白死。
會場上已經很不安靜了,原來的交頭接耳已演繹成嗡嗡的議論。
坐在主席台上的張副校長收斂起他溫和的表情大聲製止說:“請安靜,開會不像開會,素質哪去了?你們是怎麼教學生的?”
於是大聲的議論又回到了小聲的交頭接耳,在小聲的交頭接耳中主持人站起來大聲宣布,下麵請吳校長宣布月考成績優勝者名單和獲獎金額,大家歡迎。於是又響起了幾點稀稀落落的掌聲。吳校長大度地對主席台下微笑了一下,接著他很有風度地在麥克風前坐下了,他首先熱情洋溢地宣讀了獲獎者名單和獲獎金額。校長的熱情似乎很難感染台下的老師,因為他們不用聽也知道哪些人哪些班能獲獎。吳校長宣布完畢,又把各科的順數第一和倒數第一進行了比較,指出其差距,並進行嚴肅的批評和耐心的教育,真是苦口婆心,恨鐵不成鋼的真摯感情日月可鑒。台下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小聲的議論變成了無邊的沉默,仿佛是在集體默哀。校長發言完了,接著是各科優勝者上台交流經驗,再接著台上一溜排開的領導們依次作了重要講話,他們一致強調高考關係到學校的生存,希望各位老師認真鑽研,努力工作,打好高考這一仗。他們的發言一個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大會一直開到晚上十一點。
大家走出多媒體大廳,隻見一彎新月懸掛天空,冰涼的月光瀉了一地,路麵白慘慘的,仿佛結上了一層薄冰,走在上麵腳下似有一股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