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地打罵。
每一次的打罵,都帶給我不愉快的心情。就在中考前夕,
我因小得都想不起來的事情而被父親用棍棒打屁股。跪著挨打
的我,隻能用無力地哭泣來傳達我已無法承受的心聲。但是,
我麵對大考,總會盡量保持平和的心情。接著,我在中考的考
場上或因準備不充分或因體弱而交上了未完成的答卷。
雖然打罵已成為我的家常便飯,但是我厭惡隻會用蠻力教
育孩子的父母,我痛恨我的父母。在我有意識地將我苦難的曆
程寫出來的時候是在讀過高爾基的《童年》之後,而這篇與《童
年》產生共鳴而形成悲痛的自述篇章便是《窒息的天地,苦難
的童年》。如果我沒有將這篇文章拿去參加帶有欺騙性的征文
比賽的話,它可能是見證我對我痛苦的童年呐喊的最有說服力
的文字。
就在中考落榜後,父親一味地鼓動我去讀中專,甚至不惜
欺騙我。
“兒子,你還是去讀中專吧。”
“不,我不去。我要讀高中!”
“中專是大學啊!”
“好吧。”
誰曾想,我的父親想拋棄我的美夢並非一帆風順。在我進
中專讀書的不久,感覺中專簡直就是“混日子”的地獄。然後,
我在班主任楊勇賢的鼓勵下,用大量的閑暇時間寫成了一篇篇
回憶過去的反思性較強的文章,終於完成了一部十三萬字的劄
-
記,也就是《時間的眼淚》的雛形 當時,我僅為紀念我逝
去的童年。唯一幸運的是我在創作的時候,有很多陌生的網友
在鼓勵我,支持我。我有幾回上網的時候,河南長葛一高的黃
海健老師、江西景德鎮的黃潔同學等,都在那個最艱難的時刻
鼓勵我,並建議我要“讀高中,考大學”。可能是時間的流逝
讓我漸漸地看清了社會,明白了一些事理,便向父親不停息地
通過各種行為表現我想考大學的夢想。就在我與父親抗爭的一
年裏,他不愉快,我也不愉快。
在我付出多少辛酸而努力爭取之後,父親終於以不情願的
態度讓我考大學,卻一定要讀完高中三年。大抵是缺乏對世界
的認知,當我第一次選擇的時候沒有抓住事情的中心而選錯了
學校。就在選錯的學校學習的時候,這所學校的一位年輕的劉
老師曾叮嚀我“應該學編導”。爾後,我在第二次選擇的學校
裏讀高中的時候接觸到“編導”,便激起我對影視的熱情。說
來也巧,我本是熱愛寫作的人,接觸到與寫作息息相關的“編導”
這門專業,自然會情不自禁地產生喜愛。
同時,它也讓我堅定了對大學夢的追求熱情。當父母不讚
成我學編導的時候, 我會失落, 會想辦法去擺脫這 “不公” 的命運;
當父母假惺惺地讓我在不可靠的機構學編導的時候,我會難過,
會竭力掙脫這無情的束縛;當父母在堅決地反對我學編導的時
候,我會落魄又無奈,惟有在他人的激勵下慢慢地重拾堅定的
信心。
至於我的大學夢終究能否實現, 可能還是一個大問號。 但是,
在文學上,我的《時間的眼淚》因真情實感、真摯動人而為我
先後獲得“中國少年作家杯一等獎”、 “全國校園文學新苗獎”。
而在獲得這些榮譽其間,我也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他們或幫
我免除領獎產生的費用,或推介我加入社會團體。因此,我有
理由地堅信無論前方道路多麼崎嶇,隻要我有足夠的信念恒守
這份執著,成功的陽光定將在不遠處靜默地等著我,等著一位
瘦弱而強大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