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地,我在清林已有一個多月了。還記得在八月上
旬剛剛進這所學校時,我感到生活環境並不好。這,讓我想起
了去年的痕憶。
公元二零一零年六月,我提心吊膽地走進二小考點,生怕
因為初三隻顧作業、上課卻沒聽進去,還疲憊不堪地東補西補,
把數理化著重在老師家“開小灶”而考不好。
這個小灶可不是那麼容易就開啊!從初三那會兒,我跟不
上老師的授課進度, 每天深夜獨自坐在小臥房裏, 渾身卯足勁兒,
一邊打盹兒一邊廢思疾書。大抵是精神兒趕不上練習,我還是
被一道道難以破解的題目拖垮了,成績直線下滑。
一天到晚,我就算寫完了作業,還是一刻不曾離開過小臥
房裏的“軟座”,坐在上麵寫些心思,看看課外書,畫兩三頁
的漫畫,心思成文,課外書記憶,漫畫當品。盡管這些個文、
-
品給過我換取的榮譽,放在應考是不切實際的 至少我現在
已經清晰地認識到這一曾經困擾我的所謂“概念”。
在那天之前,我竟然是將應考“重心”轉移到了無謂的作文。
畢竟它占據我在家裏的大部分時間。也許是疲倦罷,連在老師
家裏“補課”都有些心不在焉,或而在“補課”時會掌握知識,
也測試通關,一到學校測驗就半途跌倒了。
也許,我是被茫茫“題海”淹沒在其中,隻不過當時奄奄
一息的人肉,如今已成脫殼升華的靈魂。
當初的苦讀苦練苦勞,在當時的我是厭煩,強迫自己按時
完成作業,強忍著緊張的“排名序數”,低吟,無奈。
當我走進考點, 心灰意冷般地在考試場裏, 撐開疲乏的眼皮,
盡可能地對待每一道簡易的熟悉的中考試題。
努力不一定會收獲,無技巧的奮血不可能會成功。很快地,
中考過去了一周左右,我去四中查分了。那句沉甸甸的話,我
一直記憶猶新:“四百一十分!”
當時,我的腦海裏是一片空白啊!一直糾結在“為什麼奮
力得不到成功”。
這,是我人生路邊的第一道坎兒,也成為我心田的傷痕。
在四中錄取我前一個月,爸爸就早早地要我去南昌讀中專。
他不知為何,總是喜歡找別人勸說我,硬生生地要我乖乖地聽
從他的“安排”。
可能有人會問:“你媽媽怎麼不管呢?”
嗬嗬,我會孑然大笑,我媽媽是小學畢業的農民子女,她
一向是服帖與爸爸身旁。雖然她經常和爸爸執著她的利益,但
是一提到我和妹妹的事兒卻成了她不過管的“閑事”。
起初,我一來到中專,他就繳了學費,擅意回上饒了。
在那兒待了幾個月,我就逐漸意識到中專並不能實現夢想。
那時的我,失望過,傷心過,自歎過。
在一次“Q 聊”中,我向網友傾訴過,長葛中學的黃老師
也幫我出過主意。這個主意剛開始並沒有效果,它的寓意卻在
我的心中根深蒂固罷。
不過一年,我在暑假好不易說服了“頑固”,幾經周折,
來到了清林中學學習。
自從踏入 “清林” 的那刻起, 我就決心要將這道深沉的 “試痕”
擺存在心裏首位,讓這痕激勵我在高中三年的堅持,鞭策我“不
恥下問”的勇氣前進,為了夢想做一次不一樣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