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熱血煉鋼魂

(編劇吳燕一)

小說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軍事小說產生興趣還得感謝獨狼。

在我的生活圈子裏,接觸的都是“士農工商”,而“兵”的世界離我很遠,就連熱播的電視劇《士兵突擊》,我的關注度也不是很高。如果不是家人每晚必看,朋友逢遇必談,我對《士兵突擊》以及王寶強的認識隻能局限在報紙娛樂版上。

後來,因緣與獨狼相識,埋藏在心底深處犄角旮旯裏的“軍人情結”如火山爆發一般,撐破陶腔,蔓延至四肢百骸,讓我體悟何謂熱血沸騰,怎叫血脈賁張。

軍人,多麼豪偉的字眼。

兩個字,千鈞重,頂天立地男兒漢;一身綠,嘯長天,一腔烈血煉鋼魂。

在拜讀過獨狼的《狼》、《兵魂》後,我對獨狼的作品品充滿期待。當他和我說又有一部小說即將出版,我甚是興奮,倚仗“朋友”身份威逼利誘要當第一個讀者,結果自然是我這個平頭小百姓戰勝官家大兵,將小說電子版囊括入懷,大獲全勝。

在甫讀《我是特種兵》內容介紹時,我就預感這將是一本帶給讀者全新閱讀感的作品。果不其然,當我通宵達旦看至結尾,已拍案叫好無數次,淑女形象完全拋諸九天之外,大快人心、激越奔騰充斥我懷,仿佛自己身臨其境,大展俠女風采,演繹那隻屬於男人世界的熱血章情!

《我是特種兵》與獨狼先前的作品雖然同屬軍旅題材,卻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因為這是一本寫給青少年的作品,也是青少年及其父母都應該好好體悟的勵誌精品

曾幾何時,“當兵”成為無數年輕人的夢想。那一身綠色,那閃亮的鋼槍,那整齊有力的步伐,那嘹亮的口號……在多少熱血少年的午夜裏百般夢回。然,如今繁華已過,“當兵”不再是青少年“夢想”欄的第一選擇。

於是,我在想獨狼創作這本小說的初衷。

獨狼曾經是一名參加過聯合國維和行動的軍人,他愛國愛家,有著一般人沒有的堅強意誌。我想,他正是領到自己擁有世上金錢難買的精神寶藏,才將領悟化作文字、化作小說人物的靈魂,告訴有著“軍人夢想”的讀者——成為一名真正的軍人,你得到的不僅僅是那一身代表榮耀的綠色,還會得到一般人終其一生也沒有的精神力量,而這種精神力量會帶你走向成功。

同時,獨狼在《我是特種兵》中從另外一個角度來闡述,“軍人精神”並不局限在那一身綠上。“軍人”是一道永恒的精神烙印,即便沒有一身綠的村托,隻要擁有屬於“軍人”的靈魂,那麼軍人的精神力量同樣也屬於你。

小說中兩位主人公分別是高中生與初中生,他們的相識緣自一場軍事辦論。因為彼此對軍事的癡迷,對那一身綠的熱愛,兩人走到一起,成為摯友。我一開始不能理解,為何一部小說要有兩個主角,看完後才恍然大悟,原來獨狼的用心是何等良苦。他用樸實的文筆,真切的故事,讓主人公郝南與孫雷在同一種精神力量的鞭策下,在不同的環境裏活出真我——他們,是社會的英雄,真正的軍人!

眼下,獨生子女有幾個不是放在蜜罐裏泡著長大?為人處世,大部分都是隨心所欲、任性妄為,吃苦耐勞對他們來說,那是上一代的事。即便談起理想,恐怕也無人能給你毫不猶豫的答案。在這物欲橫流的花花世界,現實的殘酷與虛名在無形中將一代人的思想給徹底扭轉——這個世界,還是金錢至上。

我想,獨狼也深悟其理,而他寫這本小說的初衷也不是刻意去宣揚“當兵的好處”,隻是在闡述為人立世之道,借“軍人”這道精神烙印,給現在的青少年上一堂生動的“人生價值觀”的課。

小說中的兩位主角讓我感慨頗深,佩服不已,他們的人生目標在如此小的年紀裏就已確定,並用行動表示自身對這“人生目標”的堅定不移。想想,我怎能不感歎一番?因為喜歡這本小說,我決定“獨樂樂不

如眾樂樂”,找來年紀與小說主角差不多大的弟弟來看,結果人家瞄也

不瞄上一眼,隻說了句:“看書?還不如去玩網絡遊戲!”然後就跑得不見蹤影。後來,我找了個機會抓住他,問他為什麼不喜歡看,答案是:“不是不喜歡看,而是不喜歡看書,都什麼麼年代了,看書太土!有什麼不懂的百度一下就行。”

聽到這話,我當場額頭爬滿黑線,隨後我又問他理想,被他一句話給損得目瞪口呆,“姐,虧你還自認新新人類,談“理想”是幼兒園的事,現在誰還去為這個幼稚問題浪費腦細胞。”

我無語。

但願,獨狼的這本小說能讓當今的青少年對現實多一份認知,對社會多一份責任。

嘮嘮叨叨的說了這麼多,不像是在寫序,可這些都是我渴望迫切宣之於口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是特種兵》)值得一閱。

(2009年6月24日晚於江蘇高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