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2 / 2)

2.相關製度的缺失或執行力度不夠

中小企業一般很少設立完善的、切合實際的規章製度,包括財務崗位職責管理製度、獎勵與處罰製度、財務人員定期培訓與考核製度。企業領導的法製觀念雖然很強,但由於種種原因,忽視財務製度、財經紀律的嚴肅性和強製性,往往建賬不規範或不依法建賬,會計核算存在違規操作的現象。即使企業有了規章製度,但由於財務人員不願得罪同事而不予履行,管理者主觀意誌在管理上也有很大的隨意性,對一些問題睜一眼閉一眼,而且,很多中小企業家族式管理現象嚴重,致使製度執行力度不夠,形同虛設。

要保證內部財務管理作用的發揮,必須為其實施提供良好的內、外部支持環境,這就需要從製度製定層麵和企業實際操作層麵做好以下兩方麵工作。

(1)倡導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實現“軟控製”。內部財務管理製度作用發揮的關鍵,在於能否將其變為企業內部自發需要。應通過對相關知識的宣傳,提高企業管理者對內部財務管理的認識水平,將內部財務管理置於企業的戰略高度。對於普通員工,圍繞人的價值管理,展開企業內部財務活動的各項內容,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製定相應激勵措施,使每個員工都能以主人翁的態度參與企業管理,充分發揮其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

(2)強化風險意識。對風險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在企業實際經營管理過程中,風險管理與內部財務管理的關係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戰略製定階段,內部財務管理服務於風險管理的需求;戰略實施階段,風險管理體現於內部財務管理的過程。無論二者關係如何,對風險的積極管理是進行內部財務管理的大勢所趨。在今後對規範的製定與修訂中,應進一步強化對風險因素的重視,督促企業樹立風險意識,針對各個風險控製點,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係統,通過對風險的預警、識別、評估、分析、報告等措施,對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進行全麵防範和控製。

3.成本控製一直是中小企業管理的一個軟肋

中小企業內部缺乏科學有效的成本費用控製體係,相當一部分企業在成本費用控製上仍處於事後算賬的階段,定額標準、信息反饋、責任製度等都不健全,事前和事中控製能力較低。因此,許多中小企業成本費用管理中存在核算不實、控製不嚴、控製體係不健全等問題。

(1)加強成本的預算工作,實行成本定額管理。對影響成本費用升降的各種因素進行調查分析,並以全過程的先進水平和本企業曆史最好水平為參數,進行科學預算,製定出切合實際的成本定額指標。

(2)實行全員成本控製,建立目標責任製。為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年初對成本費用目標進行層層分解落實,橫向分解落實到企業內有關職能部門進行管理控製;縱向分解落實到車間班組個人進行管理控製,形成一個縱橫交錯的成本費用管理網絡,並進行嚴格考核。

(3)定期搞好全方位的成本費用分析。按月、季、半年、年度進行成本費用分析。肯定成績,找出差距,確保成本費用控製在既定的目標範圍內。

總之,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是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企業必須形成與經營相結合的財務管理體係,把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中心來抓,爭取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