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改革退休年齡
針退休年齡不合理的問題可通過實行彈性退休製度的辦法來解決,從而增強養老金支付的靈活性。在到達法定退休的最低年齡時(男女一致),由本人依據身體狀況,單位依據企業需求,雙方協商進行退休年齡的再確認。鼓勵延遲退休,同時抑製提前退休行為,實行彈性退休製度還可避免因崗位確定帶來的社會矛盾。提高法定退休年齡,既有利於勞動者本人,也有利於充分利用國內勞動力資源。
3.實行臨時待遇
對於因社平未出台造成一季度辦理退休無法領取待遇的問題,建議對一季度已辦理退休、退職人員支付臨時待遇,在人社部門未公布社平工資前,為保障退休人員退休後的基本養老權益,社保部門應出台支付臨時待遇政策對其支付臨時待遇。臨時待遇應依據上年度新增退休人員的待遇水平或最低保障工資確定。待社平工資公布後,依據計發辦法核定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並按照多退少補的辦法為其補發或抵扣基本養老金差額。
4.完善退休審核審批製度
完善企業職工退休審核審批製度,堅持到齡即退、即到即辦的原則,按照規定程序進行辦理。
對於企業設有特殊工種崗位,企業必須每年將特殊工種崗位人員變動情況向人力資源及社保行政部門進行報備登記,建立相應的特殊工種退休公示製度,並接受群眾監督。工種的界定必須嚴格按勞動部規定執行,不得進行跨行業的參照,嚴格審核,禁止擴大範圍。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執行彈性製度。
對於達到退休年齡的職工需在達到前一個月準備好材料進行審報,不得自行延長或提前職工的退休年齡,審批退休時間要以人社部批準的時間為準。由企業或代辦單位的原因影響正常審批,導致發生辦理推遲,該推遲時間段的工資、退休待遇由企業或代辦單位承擔。
企業及代辦單位必須認真執行《檔案法》,嚴格按照檔案管理的規定,加強檔案材料管理,做到職工檔案材料的完整性以及真實性,製定規範的檔案查閱、轉遞管理製度,嚴禁對檔案進行塗改、撤換等行為。對違犯《檔案法》規定的要根據違犯的程度進行處理。
5.提高相關機關部門工作質量
發生年齡認定衝突,其主要原因:一是管理部門工作中出現各種原因,導致職工檔案混亂造成與身份證記載不統一,影響認定工作的正常運行;二是出於個人原因對出生日期進行虛假填報,導致檔案記錄與實際年齡不符。單純的以檔案或身份證記載來確定出生時間,對某些人還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但是其處理效率比較高,然而隨著公民權利意識的不斷增強,一旦發生年齡衝突爭議的情況,如果想確定真實的出生年齡,則必須投入大量人力、財力進行詳細調查,從而引發新的爭議。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年齡衝突的問題,唯有提高政府機關部門的管理水平,確保居民檔案、身份信息的準確性。人力資源與勞動部門在進行檔案記載時,需充分核實記錄材料的真實性,聯合醫院相關單位,結合出生證明,從而確保出生日期與本人實際信息完全一致。公安機關部門在對居民身份證的申領、發放、使用、查驗工作中,可結合勞動部門檔案管理信息,避免身份證信息與檔案信息出現不一致的現象,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年齡衝突現象。
三、結語
隨著企業退休人員的法律意識逐漸增強,對退休製度更為關注。群眾利益無小事,職工權益重如山。通過加快企業職工數據庫的構建,完善企業職工退休的審核與審批製度,提高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水平,加強公安機關對居民身份信息的管理,如此才能確保企業職工退休辦理工作的有效進行,杜絕不公平、不合理、不規範的退休現象,使退休製度在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進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鄭功成.中國社會保障製度變遷與評估[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呂海萍.女職工退休年齡之爭—從法定退休年齡談起[J].大觀周刊,2011(44):51-53.
[3]董存田.對我國女職工退休年齡問題的思考[J].人力資源管理,2010(4):35-36.
[4]白永亮.職工退休手續延期辦理的法律責任如何承擔[J].勞動和社會保障法規政策專刊,2011(9):45-46.
[5]王裕明.調整職工退休年齡方案的研究[J].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9(1):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