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到達巴拿馬(1 / 1)

離開夏威夷的第十三天,凱瑟琳號到達巴拿馬城,石頭原以為巴拿馬現在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結果到了才知道這會兒還沒有巴拿馬共和國的影子。問了拜爾德才知道,巴拿馬從十六世紀就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屬於新格拉納達總督區,拉美獨立戰爭後,巴拿馬成為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的一部分,1830年,大哥倫比亞共和國解體,巴拿馬成為新格拉納達共和國,也就是後來的哥倫比亞共和國的一個省。

石頭對於巴拿馬,隻知道巴拿馬運河和1989年美國入侵巴拿馬,現在運河還在醞釀中,列強各國對運河權利歸屬爭執不清,也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修通。不過好在巴拿馬鐵路公司承修橫貫巴拿馬地峽的鐵路已經竣工,石頭再也不用繞南美洲一個大圈子前往古巴了。

石頭最關心的還是巴拿馬華人問題,拜爾德很好的解釋了這個疑惑。19世紀50年代就有部分華人從美國南下巴拿馬,從事墾殖及貿易活動,成為最早來到巴拿馬的華人,而真正的“契約華工”是十年前抵達巴拿馬的。1848年,一家美國財團成立巴拿馬鐵路公司,承修橫貫巴拿馬地峽的鐵路。該公司到中國南方“招工”,十幾年間共招走2萬多華工。拉丁美洲的殖民主義者先後竄到中國沿海口岸,掠販苦力。與南洋“豬仔”的販賣不同,這種苦力貿易全由白人經營。一般是由各地殖民政府撥出專款,委派招工專員,或組織“移民公司”,由代理人、苦力販子以及苦力船的船長,到中國口岸進行擄掠。苦力運到殖民地即被公開拍賣,售給種植園、礦山、鐵路等處。到巴拿馬的這些華工都被分配在巴拿馬鐵路西段工地上施工,是修築巴拿馬鐵路的主力。由於環境惡劣,許多華工染病身亡,隻有少數人回到祖國。

二十多年間被賣到巴拿馬的華人不在少數,但能活下來的也不知道有多少,石頭來不及感歎,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拜爾德要去給卡洛斯發電報,老克勞奇要去辦理火車運輸事宜,石頭隻是路過巴拿馬,但互助會的火種還是要播下的。

眼前的巴拿馬城呈現出畸形的繁榮,雖然是哥倫比亞共和國下轄的城市,但殖民主義者餘孽和老牌列強在這裏的勢力不容小覷,港口區一幢幢精美的洋房,周圍卻是木板建的窩棚,石頭問水手們:“你們中間有誰會說西班牙語的?”一個皮膚黑紅的水手舉手說:“我再古巴出生,會說西班牙語。”

“好,請你幫個忙,帶上幾個人,去城裏問問華人聚居區在哪裏,找到的話就帶我的人過去,放心,不讓你白幹,完成這件事有10美元的酬勞。”石頭許下甜頭。這水手喜不自勝:“我一定會努力辦好的先生。”

“牛康,帶幾個可靠的人跟著去,找到了就說我們是海外華人互助會的,我們在古巴擁有種植園,園主也是華人,問他們願不願意去古巴工作,一個月十個銀圓工資,管吃管住包路費,想去的發五個銀圓安家費,有家庭的可以全家去,有想去的就到這裏集合,明白嗎?”石頭又對牛康安排。

“明白,我這就去。”說完,牛康帶著手下跟著古巴小子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