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行車工廠參觀記
KS凱薩克的思索
KS的許榮裕總經理在上個世紀最早是做自行車配件和辦公家具。在一次騎車旅行過程中,許總忽然想到為什麼自行車的座管不能像辦公座椅一樣上下升降呢,如果能這樣就不用每次都費力停車下來用工具來調整座管的高度了。於是基於這樣的想法,一個研發升降座管的團隊成立了,在1997年時候,第一支升降座管設計製作成功。許總經常笑著說自己“有時候自己喜歡瞎想亂想,然後就會去實踐是否行得通。”
當初在研發升降座管,KS團隊用了很長的時間去研發設計,其實要做一個成熟產品說很難也不算難,因為完全可以拿市場現有的成熟產品照著做,但KS更喜歡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產品。“我不太喜歡去挖人,比如請大公司的產品經理或研發團隊。”許總坦言說,“這樣的方式確實縮短研發時間和成本,但這樣你就永遠在拷貝別人的經驗,而核心的價值在於自己掌握產品的核心技術,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研發新的東西。雖然這樣開發產品會有危險,成本也非常高,KS在早期研發了很多新產品,但投入市場後就馬上消失了,可就因為失敗很多,才積累了自己的經驗,才慢慢做出成功的產品。”在研發新的升降座管時,早期市場的產品其實可借鑒的並不多,KS運用了自己在後避震器製造上的經驗解決升降和鎖定的難題,並建立了自己獨有的研發技術基礎。
在參觀KS工廠車間時,我們會發現內部環境非常的幹淨整潔,那是因為為了避免在生產過程中空氣的灰塵混入液壓油造成內漏,組裝升降座管核心油路的環境必須是無塵車間,每天工人進入車間都要先進行除塵並帶戴上帽子口罩和無塵拖鞋。產品經理JACKY向我們介紹說,在使用升降座管時,座管頭左右轉動一直是困擾的問題,原來的產品是用八棱柱內管限製偏擺,而現在經過研發團隊的努力,現在的座管是利用單向軸承去控製偏擺,同時配合三條滑軌以保證升降過程的正直。長時間使用也不會出現偏擺。也正因為此項技術的革新,讓KS終於成為行業的標杆,現在市麵很多升降產品的品牌都以KS為目標,甚至有些會直接拷貝KS新技術。
許總說,現在每天都麵臨著困難,每天都有危機感。最大的挫折就是永遠看不到自己的產品,有很時候會自問自己:產品已經非常成熟,工廠經營的也順暢,自己更是花了很多人力物力去做品牌,行銷,研發和品質控製,但你就是看不到你的產品在高端市場上。十幾年前當開始做升降座管的時候,充滿著理想和自信,堅信自己的產品會得到認可並被市場接受,但每一年還是會有很強的挫敗感。可十幾年堅持下來後,長久累積的開發經驗和產出,最終讓產品做得相對成熟起來,那就咬牙再去堅持,因為自己喜歡這樣去做。
KS從第一支外徑31.6的座管開始到量產KS-850/851係列再到KS-860/861的轉變,其實在市場上都有不錯的銷量,但隨著新市場的變化和新的需求,KS也一直麵臨著嚴苛挑戰。求變求創新,一直是KS前進的動力。後來設計出的i900/950,也稱為“Supernatrual” 係列的產品獲得市場認可。而且KS接著第一個推出27.2毫米口徑的i7。這一變化具有曆程性意義,因為其他品牌產品還沒有量產27.2毫米口徑,而且除了設計難度加大之外,內部管材和配件在縮小尺寸後也加大了加工難度,同時也造成成本升高,但市麵上使用的27.2毫米口徑的並不很多。顯然這一步有些“吃力不討好”。許總自己說“我開發產品不喜歡跟隨別人走,而是從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去出發,所以這樣的方式會比較危險,開發的成本也時候是無底的,而且不一定會成功,這樣的投入對公司運營來說是錯誤的,但也因為如此,我每天都有危機感,外麵競爭如此激勵,如果我不超前做,很快KS就會被別人甩開很遠。KS失敗過很多,所以我們有失敗的經驗,最後我們明白那些產品是對的那些是錯的。”
隨著Supernatrual272的不斷改進和成功,KS依然沒有停下來,轉而繼續開發新一代座管LEV係列產品。除了這些,KS還一直在思考如何讓座管再輕量化,甚至電子化。許總告訴我們:“我每天都在想以後將會碰到的危機,也會退而求其次,碰到的問題也許還是能夠去解決它無非隻是損失金錢和前進的時間,這個過程一直都存在,KS每走一步其實都來之不易,無論是失敗和成功,隻有不斷的去創造新的產品,研發新的技術,才能讓KS生生不息。”
生生不息,或許這就是KS的品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