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嫿所開的客棧,有一道遠近聞名的菜,叫沈氏燒春筍,這道菜就出自沈嫿之手,很受客人們的喜愛,已然變成“忘”的招牌菜,很多客人來住店,都是衝著這道菜的名氣而來的。
而采摘春筍的時間就那麼短短幾天,錯過了筍就長老了,沒有了新鮮時的鮮嫩,做出來的菜肴自然不盡人意。
所以每年這個季節,沈嫿都會親自上山挖筍,因為沈嫿對筍很是熟悉,小的時候住在鄉下,和姐姐相依為命時,便是竹林相伴。
沈嫿知道,什麼樣的筍是最新鮮的,怎樣做出來最好吃。
沈嫿熟練的將看中的嫩筍用刀沿著根部剜出來,裝進一旁的竹簍。
一場春雨過後,空氣裏彌漫著一股泥土特有的清新味道。
忙活了一個上午,沈嫿看了眼自己的成果,一盤的竹簍已經裝了三分之二。
抹了把額頭上的汗,沈嫿打算將竹簍背回客棧。
剛采摘下來的筍要及時保存,否則等午後筍發酵,味道就會變了,做成菜時,也沒了原本的水準。
沈嫿小心翼翼的背著竹簍籮筐沿著來時的路回去。
y城的山有好也有不好的地方。
好呢,是因為四季各不同,能形成不同的迷人風景,春季山花爛漫,也孕育出能做成美味佳肴的鮮嫩竹筍;夏季,降水量很大,叢林野草叢下麵藏著不少美味的菌類;秋季,各種野果掛在枝頭,是孩子們的樂園;冬季,山間活躍著不少出來覓食的小動物,是打獵的好去處。
隻是,綿延的山體整體有點陡峭,大半是由褐色岩石構成,有泥土的地方長著鬱鬱蔥蔥的竹子,剩下的岩石縫則長著很高很茂的野草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灌木。
每年春季,沈嫿采筍時,都很小心翼翼,避免出什麼差錯。
其實,曹瀚文有勸過沈嫿,讓她不要冒險去采筍。
可沈嫿堅持。
每當看到客人因為她做的燒春筍而露出滿意饜足的笑顏,會讓沈嫿有一種成就感。
她沒有學曆,但並不代表做什麼都不行。
這是一種對能力的認可,對她的認可。
見沈嫿執意,曹瀚文也就沒再說什麼,隻是每當采筍時,都會陪著沈嫿一同上山。
今年,曹瀚文陪著沈小寶出去寫生,而雨水也來的比往常早,沈嫿怕誤了采筍的日子,才決定獨自一人上山。
背著籮筐,沈嫿謹慎的拿腳試探著岩石結不結實,能不能夠承受她的重量。
踩了踩,很穩,沈嫿放心的將另一隻腳也邁了過來。
然,下一秒,腳底打滑,沈嫿的身子便瞬間落空。
前些天經過春雨的滋潤,岩石表麵結了一層濃綠的苔蘚,濕滑濕滑的,沈嫿鞋底一個打滑,沒站穩,往山下滑去。
沈嫿心裏一慌,本能的抓住手邊上一切能抓住的事物,慌亂之中,拽住了岩石縫裏蜿蜒出來的藤蔓,身子堪堪懸在半空中。
從沒遇到過這種情況,沈嫿心裏也很慌張,卻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此時此刻,慌張根本就沒用,現在必須想辦法自救。
由不得沈嫿不這麼想,因為沈嫿來的這片山很陡,一般很少有人會來,更別說經過了。
努力往上勾著腳,想要回到岩石上,無奈背上背著的籮筐裝著竹筍,壓在肩膀上很沉,逼的沈嫿使不上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