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檔案資源建設思考
大視野
作者:朱熙璠
【摘要】與當前的一般行政區相比,開發區具有體製新、機構簡、人員精、效率高等一係列比較優勢。它們在改善投資環境、引進外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經濟等方麵都起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已經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大開發、大拆遷、大招引環境下應運而生了各種門類各種載體的檔案,它真實再現了曆史,見證了曆程。如何構建新形勢下富有開發區特色的館藏檔案資源體係,結合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檔案工作實際,努力探索開發區檔案資源建設的新思路,本文進行四個方麵的思考。
【關鍵詞】開發區 檔案資源建設 新思路
一、開發區檔案資源建設現狀
1.文書檔案占館藏檔案主要份額。以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檔案館為例,館藏檔案主要來源於兩個片區(丁卯片區、大港片區)機關及鎮政府、街道辦及直屬單位等全宗群產生的黨政文書檔案。從近年來接收的整體情況來看,除新區管委會辦公室及少數部門外,大多數單位檔案門類單一,紙質檔案多,特殊載體檔案少。
2.民生檔案資源體係逐步建立。自國家檔案局提出“三個體係”(“建立覆蓋人民群眾的檔案資源體係,建立方便人民群眾的檔案利用體係,建立確保檔案安全保密的檔案安全體係”)建設的要求後,我館及時調整了檔案資源建設的重點。加大對婚姻檔案、項目檔案、招商檔案、破產改製企業檔案等專門檔案的接收力度。為老百姓在維權、解決糾紛等方麵提供了檔案憑證,日益成為百姓解決實際問題的“靠山”。民生檔案資源體係的建立,對新區發展、穩定,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所發揮的積極作用日益凸現。
3.聲像檔案完整度日趨提高。近年來,新區檔案館為豐富館藏、優化館藏結構,正多渠道征集各類檔案。以新區黨工委、管委會辦公室名義出台了《關於加強檔案資料征集工作的意見》對征集的範圍和形式以文件的形式作了明確規定。主動聯係鎮江新區新聞中心、鎮江新區組織部宣傳科、《新區風采》編輯部、鎮江文廣集團《走進新區》、《新區之聲》記者站等,征集到大量重大活動的相關圖片及視頻;同時與新區信息中心保持緊密聯係,征集了名家教授《新視野講壇專輯》、進區知名企業照片檔案、開發區早期招引宣傳片等珍貴資料。它生動而翔實地記錄了開發區在不同發展階段,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軌跡,填補了我館音、視頻檔案的空白。
二、開發區檔案資源建設存在的問題
1.檔案結構失衡。進館單位雖然參照分類方案、“三定”方案編製了各單位的《機關文件材料歸檔案範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但在實際操作中,落實的還不到位,檔案的執行力不夠。有些單位職能科室為方便工作,把業務檔案據為已有,不願交給部門的檔案人員集中保管,長此以往,造成業務活動檔案流失,失去了最具潛力價值的業務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