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語文教學效果最優化初探(1 / 2)

語文教學效果最優化初探

教研探索

作者:田維輝

【摘要】語文課程對於學生的學習與成長起到的影響和作用是多方麵的,各因素之間的關係是相互滲透,融為一體的立體化的複雜關係,而這多方麵的因素之間互為表裏、互為因果、互為目標和方式。從教學的各要素來看,我們既要看到它們之間是渾然一體不可分割的關係,又要仔細發掘課程的各個因素的獨特價值,要有主動地把漢語言文化教育的各項功能有機地融合為一體,使我們的語文素質教育在整體的係統配置中得到實施。

【關鍵詞】語文教學 最優化 初探

一、引言

縱觀語文教學改革曆程,雖然有許多不足和弊端,但總的來說,語文教學是向前發展的,語文教學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它在教材、教法、教學評價和教育科研等方麵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進,使語文教學的麵貌煥然一新。但是語文教學改革過程中的許多不足也是不容忽視的。比如以“教師為中心”的陳舊教學觀,“滿堂灌”式的傳統教學方法,忽視實際、違背學生發展規律的授課計劃等在我們的語文教學實踐中處處可見。在新世紀裏,語文教學必須適應高科技的全球化發展趨勢,適應現代人高效率、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和全麵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社會要求。

二、語文課程特點及教學改革現狀

但隨著社會的進步,政治、經濟的繁榮,新時代的語文教學改革又不斷麵臨著新的問題。比如,語文教師對語文學科性質認識的片麵性和爭議性依然存在。另外,語文教學研究“學”與“術”長期嚴重分離,許多專家學者搞純粹的理論研究,對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不聞不問,他們提出的理論主張高高在上,嚴重脫離學校語文教學實際。再之,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在語文教學中長期被忽視,再加上漢語教學與英語教學的嚴重失衡,以及改革的評價標準不統一等問題都亟待被有關專家學者重視和解決。

三、教學效果最優化理論及其對我國語文教學改革的啟示

1.教學效果最優化理論。教學效果優化是巴班斯基著名教育思想係統的核心理論。巴班斯基在對教學效果的研究中始終以整體的、相互聯係的觀點,動態地、綜合地去看待教學這一龐大的體係,並堅持了最優化原則,因此,辯證的係統論觀點是其理論研究的方法論基礎。在巴班斯基的最優化理論思想指導下,語文教學效果的全部構成要素、組成師生活動的所有內外部環境,都是相互聯係的,巴班斯基對教師的一切教學任務以及達成這些教學任務所可能采用的形式和方法做了係統的考察和研究。

2.對我國語文教學改革的啟示。(1)關於效果和質量的標準的理解和啟示。教學工作者應全麵看待教學質量和效果。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許多學校和語文教學工作者提高教學質量的做法,往往就體現在提高考試成績、提高競賽名次、提高考證通過率、提高升學率這些項目上。另外,在教學效果中物資、經費的消耗是否合理應引起關注。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者在“提高教學質量”口號的倡導下往往缺乏冷靜思考,辦事容易向極端化發展。(2)關於時間的標準的理解和啟示。教學工作者必須高度重視教學效果中“師生時間消費的合理性”。巴班斯基所提出的“時間消費的合理性”不僅具有首創性,而且有效地針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提出了關鍵性建議。要符合最優化的時間標準就必須使我們語文老師和學生都消費合理的時間去獲取最大可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