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婚晨告別(2 / 2)

薑傳賢決定趁熱打鐵。薑仲理要在1958年3月入伍,幹脆就在入伍前的戊戌年春節——2月18日舉行婚禮。薑仲理年方二十,馬翠姑則芳齡十八,雖說結婚有點早,但是與其在薑仲理退役之後結婚,不如入伍前結婚。

馬老板也雙手讚同。

當然,孫麗媚更為高興。

薑伯倫得知弟弟即將迎娶馬家小妹,也很高興,隻是為自己與馬家大小姐未能成婚而遺憾。不過,他轉念一想,由於弟弟與馬家小妹結婚,也許會推動他與馬家大小姐的婚姻。

在弟弟的婚禮上,薑伯倫見到了馬家大小姐,彼此一臉尷尬。馬家大小姐對於薑伯倫似乎並無再續舊情之意。

在春節的鞭炮劈裏啪啦響起之後,薑府喜氣洋洋。薑傳賢把次臥騰出來,作為次子薑仲理的新房。

薑傳賢一掃往日的愁腸,喜笑顏開。

馬翠姑雖說年輕,卻也知書達理,對父母尊敬有加,使薑傳賢、孫麗媚分外喜悅,期望早早抱孫子。

新婚才一個月,席不暇暖,薑仲理便吻別愛妻馬翠姑,踏上軍旅之途。

唐朝詩人杜甫有一首《新婚別》,似乎是為薑仲理和馬翠姑寫的:

兔絲附蓬麻,

引蔓故不長。

嫁女與征夫,

不如棄路旁。

結發為妻子,

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別,

無乃太匆忙。

……

薑仲理在台北附近接受軍訓三個月之後,回家休息了幾天。父親不在家,哥哥薑伯倫也正好休假在家。薑仲理告訴母親、哥哥和妻子,他得了“金馬獎”啦。

母親和妻子覺得詫異,薑仲理從來沒有跟電影沾邊,怎麼會得“金馬獎”?

哥哥薑伯倫苦笑著向她們解釋:“弟弟一定是要開拔金門或者馬祖了!阿兵哥最怕得‘金馬獎’。”

果真,薑仲理說,他所在的部隊即將奉命出發,前往金門,輪替那裏的守衛部隊。

薑伯倫聽說弟弟真的要去金門,心頭為之一震。薑伯倫親曆過金門血腥的古寧頭戰役,知道那裏是極其危險的第一線,是一個“哀痛逾恒”之地。

薑仲理還說,“部隊已經下達通知,所有前往金門的戰士有三不準:一是不準帶收音機,二是不準帶照相機,三是不準帶籃球。”

母親、妻子不解,連薑仲理自己也不大清楚為什麼。

薑伯倫到底是老兵,向他們作了解釋:

“不準帶收音機,是擔心戰士收聽大陸廣播,動搖軍心——金門離大陸很近,能夠清晰收聽到大陸的廣播;

“不準帶照相機,是因為那裏是前線,嚴格保密。帶照相機,是擔心戰士留影時把軍事要地也拍進去,造成泄密;

“不準帶籃球,最令人費解。其實到了金門,尤其是到了小金門就會明白,隻要兩手一邊抱一個籃球,就能夠偷渡到大陸去。不光籃球,就連足球、排球也不準帶過去。”

薑伯倫還說:“其實這三不準,不光是針對前往金門的士兵作出的規定,所有金門百姓家裏,都不許有收音機、照相機和籃球,違禁要判刑。按照國防部規定,金門與馬祖屬於‘接戰地區’,屬於前線。正因為這樣,軍隊家屬不許去金門,台灣本島的居民也不許去金門。如果到金門與馬祖公幹,須持有國防部特別通行證。倘若是民眾出入金門與馬祖,須持內政部入出境管理局頒發的往返許可證。”

母親、妻子和薑仲理一聽,這才明白金門是什麼樣的地方。尤其是母親孫麗媚,更是為薑仲理去金門捏了一把汗。

原本薑伯倫還要說,金門在大陸大炮的射程之內,“大陸一開炮,金門就開花。”但他擔心這麼一說,母親和翠姑就會日夜不寧,寢食不安。

軍令如山倒。孫麗媚明白,即便是請丈夫薑傳賢出麵,也無法改變次子薑仲理的命運。她和翠姑隻能祈求老天保佑,在仲理去金門的日子,太太平平無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