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龍臥虎淡水路(1 / 3)

天長日久,薑雨果跟李莉在小小的轎車裏相處,變得很熟悉。

有一回,薑雨果問:“李小姐,你每天從家騎腳踏車到雁蕩路上班,要騎多少時間?”

李莉答道,“不遠,騎十幾分鍾就到。”

薑雨果又問:“你家在什麼路?”

李莉答道:“淡水路。”

淡水路?!這路名對於薑雨果來說,十分耳熟。薑雨果不僅知道淡水是祖輩安葬之處,知道上海淡水路是以台灣淡水命名的,而且知道薑家原本住在淡水路。

薑雨果驚喜地對李莉說:“我聽爺爺說,我們家原先也住在淡水路!”

“是嗎?”李莉一臉詫異,“什麼時候外出有空,我帶你去看一看淡水路。”

“好呀。”薑雨果說,“我也一直想去,我的根在淡水路。”

一天,薑雨果在南京西路選址,工作結束得早,李莉就駕車順路去淡水路。她從南京西路向南,來到淮海中路,然後沿著淮海路一路向東,駛過雁蕩路,駛過重慶南路,往前拐進一條小馬路。她朝路口藍底白字的路牌一指,躍入薑雨果眼簾的便是三個字:“淡水路”!路牌的一端寫著“南”,另一端寫著“北”,表明淡水路是一條南北方向的馬路,跟東西走向的淮海中路垂直交叉。

於是,李莉讓薑雨果先下車,然後到附近停車場停車。

薑雨果打量了一下淡水路,看上去這是上海一條普普通通的馬路,十幾米寬,街道兩旁的法國梧桐遮天蔽日,似乎表明這裏曾經是法租界。不過,這裏一點也沒有與淡水相似的景象,薑雨果納悶:為什麼叫淡水路呢?

李莉停好車,過來了。這一回,李莉成了真正的第一流的導遊,因為她從小在淡水路長大,熟悉這裏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

李莉告訴薑雨果,他的猜測是對的,20世紀初淡水路確實曾經屬於法租界。那時候叫作“薩坡賽路”(Rue Chapsal),薩坡賽是法租界法國公董局的總董,而法國公董局就在這條路上,所以法租界當局用他的名字命名這條馬路。1943年上海收回租界時,改用中國城市的名字命名上海馬路,這條路就用台灣地名淡水命名,從此叫淡水路。

薑雨果聽罷,說道:“這麼說,我曾祖父、祖父在這裏出生的時候,這裏叫薩坡賽路。”

李莉告訴薑雨果,淡水路雖然不算很寬,但是相當長,從金陵西路起,穿過淮海中路、太倉路、興業路、自忠路、複興中路、合肥路,直到建國東路,全長1683米。

“導遊”李莉領著薑雨果在淡水路上彳亍而行。李莉說,淡水路雖說看上去淡淡的,是一條很低調的並不引人注意的馬路,雖然這裏淡然若水、無風無波,卻是藏龍臥虎、風雲變幻之路。

薑雨果問道:“淡水路上藏什麼龍,臥什麼虎?”

李莉如數家珍,指著淡水路上一幢幢老舊的房子說道:

淡水路91弄15號,是“七君子”之一沙千裏舊居;

淡水路196號,是著名作家丁玲、胡也頻舊居;

淡水路204號,是著名作家沈從文舊居;

淡水路190號,是著名作家蕭紅、蕭軍舊居;

淡水路214弄豐裕裏4號,是著名詩人艾青舊居;

淡水路214弄豐裕裏98號2樓,是著名畫家陶冷月故居;

淡水路214弄豐裕裏對麵自忠路420號,是著名畫家黃賓虹舊居;

淡水路322弄1號,是著名音樂家黎錦暉舊居;

淡水路192號3樓,是八路軍駐滬辦事處舊址;

淡水路66弄4號,是《中國青年》編輯部舊址;

淡水路332弄1號,是鄧演達主持的中國農工黨首次代表大會舊址;

……

麵對李莉所說的那麼多“著名”人物,薑雨果一臉茫然。因為對於他這樣的台灣年輕人,並不知道那一連串的名字是何等人物。海峽多年的阻斷,像一堵牆隔斷了兩岸的文化。他在台灣,沒有讀過丁玲、沈從文的作品,沒有讀過蕭紅、蕭軍的作品,也沒有讀過艾青的詩歌,當然也就不知道他們在大陸是何等的著名。他隻是從李莉所說的一連串的“著名”,知道淡水路確實是一條不平淡的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