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果球隊沒有教練(1 / 1)

如果球隊沒有教練

專欄

作者:駱明

很久以來,我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如果一支球隊沒有教練,成績會怎麼樣?

說到這個話題,不由得想起巴斯滕的那句名言:“10個教練,隻有一個對球隊有益”。寫這篇專欄前,我特地找到了原出處,那是1996年12月10日刊於國際足聯官網的一篇采訪,記者問巴斯滕:“你與世界上最好的教練共事過,對教練整體怎麼看?”退役一年多來極少接受采訪的巴斯滕語出驚人:“我發現,在10個所謂的頂級教練中,隻有一個能真正提升球隊,六個無害,有三個甚至會把球隊變得更糟。這也是我為什麼如此尊崇克魯伊夫和薩基,兩個教練都有遠見卓識,能把球隊變得更好。”

巴斯滕的分級,隻是針對“頂級教練”,那麼,如果把所有職業教練分級呢?根據教練對球隊的作用,姑且分為六檔:1、超級教練,不僅提升球隊,也讓球員提高。2、優秀教練,充分發揮球隊的潛力。3、平庸教練,不功不過,偶爾下好棋,臭棋也不少。4、差教練,常下臭棋。5、自己是差教練,還被他人左右。6、教練天怨人怒,球員巴不得你走人。如果一支球隊沒有教練,讓隊員自己踢?個人估計效果在2和3之間。

這一年的巴薩,就遇到了不少狀況。作為“夢三”締造者,去年夏天離開的瓜迪奧拉自然是第一檔教練;瓜迪奧拉助手比拉諾瓦也是“夢三”功臣之一,上任後能率巴薩創造18勝1平的西甲最佳開局,至少應算優秀教練,可惜對皇馬的成績不夠令人信服,能否邁入超級,得看他的造化以及身體狀況;比拉諾瓦赴美養病後,魯拉代行教練之職,他的執教水平難言出色,卻還要被比拉諾瓦越洋遙控,這種違反足球常理的嚐試自然是悲劇性的,應歸入“第五檔”,連負米蘭和皇馬三場後,巴薩一度走到懸崖邊。

這時的巴薩,進入了一個奇妙的狀態,那就是“球員主政”。二負皇馬後,巴薩4位隊長召集本賽季全隊第一次聚餐,這次聚餐的效果,在主場對米蘭一戰中得到體現。此役一開場,我們就能發現一支異樣的巴薩,所有球員都瘋了似地拚搶,尤其是此前被指“跑動太少”的前場球員,不斷地從米蘭球員腳下斷球,讓對手疲於應付。前場逼搶,本是瓜迪奧拉式控球戰術的精髓之一,但如此烈度的逼搶,在瓜迪奧拉執教的最後時期都幾近絕跡。可見,從“要我搶”到“我要搶”,隊員給自己的壓力比教練更管用。

隊員當家作主,確實勝過一個平庸教練執教,但絕對不是球隊的理想狀態。主場4比0勝米蘭,比分完美,但戰術上並不完美。前場逼搶積極,讓米蘭防線漏洞百出,進攻可打滿分,但巴薩的防守實在不敢恭維,米蘭射門多達10次,僅比巴薩少4次,尼昂的門柱險些改寫曆史,終場前,巴薩主動退守,門前更是受驚不小。這在瓜迪奧拉時期不可想象——嚴密的防守體係,可不是光有球員的主觀能動性就足夠。“瓜時代”有過倒黴的時候,如2011年主場對阿森納,對方全場無射門,居然布斯克茨“主動”烏龍;又如2012年主場對切爾西,拉米雷斯抓住僅有的機會巧射扳平,為巴薩出局埋下伏筆。但總體而言,在瓜氏巴薩嚴密的控球網中,對方機會寥寥無幾,隻能“撞大運”,在諾坎普更是如此。因此,比拉諾瓦盡快歸隊對巴薩在歐冠中前進至關重要。

巴薩大佬眾多,但“球員主政”隻是偶爾為之,這方麵“最有心得”的,非切爾西莫屬了。藍軍多年來有“五大常委”的說法,特裏、蘭帕德、切赫、德羅巴、巴拉克在俱樂部和國家隊都是大哥級人物,任何教練想鎮住他們都不容易。德羅巴和巴拉克離去後,阿什利·科爾上位,四大常委仍然一言九鼎。上賽季迪馬特奧率領切爾西奪得歐冠和足總杯雙冠,最成功的一點便是與常委們關係和睦,讓這個集體強悍的戰鬥力得以發揮,這符合“第二檔教練”的特質。

如果得罪了“常委”,任你是哪方神聖,都將直降入上述“第六檔”。指控常委和其他隊員“故意輸球”可能有些嚴厲,但職業足球中,隻要一方稍有鬆懈,敗局可能就接踵而至。

穆裏尼奧在切爾西功勳卓著,隻因開罪了特裏,便在第四個賽季早早走人。斯科拉裏、博阿斯與穆裏尼奧一樣,都是在葡萄牙立威後信心滿滿地登陸藍橋,但因與更衣室鬧僵,斯科拉裏幹了8個月,博阿斯也隻多待了兩個月。如果你是阿布,對“常委”們的舉動會開心嗎?每開一個教練,都要付出數以千萬計的解約金,阿布這樣的富翁也會肉痛。為什麼遲遲不與蘭帕德續約,為什麼貝尼特斯敢讓特裏替補?常委主政的日子快到頭了。無論下賽季誰接替貝尼特斯,都可能不再有大牌掣肘的情況發生,大展鴻圖的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