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話
深院鶯花春晝長,風前月下倍淒涼。
隻因忘卻當年約,空把朱弦寫斷腸。
洪武元年春,有馮琛者,字伯玉,故成都府朝陽門興慶坊人也。父溫,為元先鋒都督,生琛於金陵,時元至元六年庚戌歲也。幼失怙恃,伊舅氏育養。至聰角穎悟聰明,詞章翰墨,舉世罕有。少長,鹹羨譽之。
未幾,南北盜賊興起。生奔走流離,浪跡江湖。至臨安時,直殿將軍趙或,見而異之。或無子,得生甚喜,生事之如親父焉。
或有女,名雲瓊,幼喪母,或命庶母劉氏育之。年至十三,同生延師教之。生加恭敬,待之如親妹,而瓊待生,亦如親兄。
一日生憂思幹戈不寧,惻然有感。遂賦一詩,以呈師,雲:
兩虎爭雄勢不休,回頭何處是神州。
一朝鼙鼓喧天動,萬裏鏖埃匝地浮。
白日豺狼當道路,黃昏烽火起邊樓。
何時南北幹戈息。重睹君王奮冕旒。
師誦畢,持以示或,曰,“此子有大誌,非常之才也。”或大喜。將二載,劉氏以雲瓊年長可笄,遂令入閨閣,習女工。
一日,生在書館獨坐,見春光明媚,蜂蝶交飛,不覺惆悵,吟一絕,雲:
桃花如錦草如茵,妝點園林無限春。
蜂蝶紛飛緣底事。東君應念斷腸人。
生吟畢,雲瓊在書館後遊玩,聽其吟詩有惆悵之意,悒悒不樂。
越數日,百和亭牡丹盛開,琛往觀之,瓊亦在彼,遂同玩賞。瓊問曰,““東君應念斷腸人”,為誰作也。”生笑而不答,複將牡丹花題詩一首,詩雲:
嬌姿豔質解傾城,似語還休意未成。
一點芳心誰共訴。千重密葉苦相屏。
君主笑處天香滿,妃子觀時國色盈。
何事倚欄同一賞。恨無杯酒邑芳英。
瓊見詩,知生意有屬於己,乃一笑,歎息而去,回顧再三。
生自此之後,見其姿容秀麗,心忽忽不能自持。瓊亦無心針指,時出遊戲消遣,見蜂蝶燕鶯,景物繁華,賦詩一首。詩雲:
春色平分二月時,弓鞋款款步蓮池。
九回腸斷無由訴,一點芳心不自持。
灼灼奇花皆粉蝶,陰陰古木囀黃鸝。
曉來悶對妝台立,巧畫蛾眉為阿誰。
瓊有侍女韶華,頗巧慧,能謳,時見瓊長籲短歎,設其意而不敢問。
一日,偶過書館。生語之曰,“我萬裏無家,四海一身,與我結為兄妹,何如。”韶華曰,“賤妾卑微,何敢上攀君子。”生曰,“何害。”二人拜為兄珠。自此之後,與生往來甚密。
一日,生問曰,“連日不見瓊娘子,固無恙乎。”答曰,“娘子近日,偶疾如瘧,神思不寧。倚床作望江南詞一闋。”生曰,“願聞。”韶華雲:
香閨內,空自想佳期。獨步花陰情緒亂,慢將珠淚兩行垂,勝會在何時。懨懨病,此夕最難持。一片芳心無托處,荼寮架上月遲遲,惆悵有誰知。
韶華別去,生知瓊屬意於己,潸然下淚。
次日,與趙公會宴,瓊侍父側。雖然眉目往來,不能通一言語為憾。生歸室,見寶鴨香消,銀台燭暗,愁懷萬斛,展轉至曉。乃吟一律,雲:
暗思昨日可憐宵,得見佳人粉黛嬌。
銀海曉含珠淚濕,金蓮微動玉鉤搖。
謝鯤徒折機邊齒,弄玉空吹月下簫。
一笑傾城殊絕代,寧教不瘦沈郎腰。
一日,生語韶華曰,“我有手書一緘,煩汝送瓊,幸勿沉滯。”韶華乃潛納於鏡奩。次早,瓊流妝見書,視之,乃滿庭芳詞一首。詞雲:
蟬鬢拖雲,蛾眉掃月,天生麗質難描。樽前席上,百媚千嬌。一點芳心初動,五更清興偏饒。訴衷腸不盡,虛度好良宵。秦樓明月夜,餘音嫋嫋,吹徹鸞簫。閑敲棋子,愈覺無聊。何時識得東風麵,堪成鳳友鸞交。憑鴻雁,潛通尺素,盻殺董妖嬈。
詞後,複吟一絕,
每同玉步踏芳塵,曾見妝台點絳唇。
春色慢隨桃杏去,天台誰為款劉晨。
瓊讀畢,怒費韶華曰,“汝怎敢傳消遞息。我與夫人說知。”
韶華悲泣哀告,瓊意稍解。乃曰,“舍人何以知我病,而送藥方與我。當以實對。”
韶華曰,“昨者舍人與妾言曰,“我四海無親,欲與結為兄妹。”當時妾惶愧不敢當,複問,“娘子無恙。”
妾曰,“因病,稍安。”妾讀娘子望江南詞,舍人不覺淚下。至晚,以書令妾轉達。”
瓊曰,“我雖未愈,不服此藥,不可辜其美意,我今回一緘去謝之。”
韶華候瓊作書畢,持以詣生室。生見韶華來,甚喜。展視之,乃和滿庭芳詞雲:
短短金針。纖纖玉手,閑將繡帶輕描。描鸞刺鳳,想像剔還挑。不覺黃昏又到,誰知玉減香消。鴛鴦被,尋思展轉,倏忽至中宵。陽台魂夢杳,彩鸞歸去,辜負文簫。算人生幾,行樂陶陶。何日相逢一麵,樽前唱徹紅綃。知此時芳心動也,愁殺蓋寬饒。
複吟一絕雲:
豐姿絕代更青春,妾意拳拳在汝身。
明月一輪花滿地,肯容香露濕湘裙。
生視畢,不覺失魂喪誌,莫知身之所在。
韶華歸以複瓊,具道生之喜不自勝。瓊曰,“彼特以我病愈,兄妹之情,喜之。”
當時,韶華頗疑之,退而歎曰,“人生莫作妾婢身,城門失火池魚殃。日後必貽禍於我矣。”自此非堂前有命,不出於外。瓊雖意念,不得會生,而生亦以不見雲瓊,相思憔悴,飲食減少。夫人劉氏,時加寬慰以“休思鄉裏”。生但俯首而已。
一日,夫人與侍女數人於後花園迎風亭上,觀賞荷花。瓊推疾不出,夫人去後,瓊潛至生室,謂生曰,“兄有何恙。”
生淚下,不能答。瓊曰,“兄何苦如此。萬事豈由人乎。“賢賢易色”,古聖所戒。”
生曰,“鑽穴踰牆,鼓琴折齒,妹獨不知。”
言語未盡,侍女報曰,“夫人至矣。”
瓊曰,“且與告別,情話難罄。翌日牛女佳期,妾當陳瓜菓,與君登樓乞巧,以占靈配。”生喜諾。
至期,生欲赴約。劉氏命瓊在堂行酒,亦召生預宴。兩目相視,愁思盆深,宴畢歸館,生不勝襖恨,仰見輕雲翳月,乍明乍滅。織女牽牛,黯淡莫辨。忽聽樵樓鼓已三擊矣。乃吟一絕,
幾度如梳上碧空,缺多圓少古今同。
正期得見嫦娥麵,又被癡雲半掩籠。
次日,生於堂側見瓊,以此示之。瓊亦口古絕句答生雲:
停杯對月問蟾蜍,獨宿嫦娥似妾無。
今日逢君言未盡,令人長恨命多孤。
瓊自後作事,悶悶不已。女工針指,略不拈弄。患病數日,家人驚惶,乃白夫人。夫人即喚韶華曰,“汝知娘子之病,怎生起來。”
韶華不敢答應,夫人再三逼之。韶華隻得言,“娘子自與馮官人相見之後,至今三好兩怯。”
夫人即語公曰,“妾聞,“男冠而有室,女笄而有家。”今瓊年二十,閨房之事,想已知之。且居門下有年矣,而瓊豈無思念之心。妾視動靜之間,俱有不足之意。不如早命納琛為壻,庶免彰人之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