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慈想原來文靜查不到的那個年輕人是當地的向導。

再往下翻就是空白了。小慈又從頭看了一遍,再沒發現什麼特別的信息。

葉小慈想了想,把筆記本電腦拿出來,打開瀏覽器,搜索”九龍山”,發現原來叫九龍山的地方極多,浙江、山西、北京等地都有,僅湖北也有幾處。

小慈想到剛才文靜說的,她查到他們到了襄陽,然後到了巴東一帶,進了大山。看來舅舅他們去的九龍山在巴東附近的大山。於是小慈打開電子地圖,仔細搜索巴東一帶的山脈,隻看得眼睛發脹,也沒有發現叫九龍山的。

小慈又把舅舅留下的書櫃、圖書都仔細的搜索了一遍,還是沒有發現任何與九龍山有關的信息。

此時天色已晚,葉小慈囑咐小林打烊,收拾了一下,走出店門,準備找個地方吃點東西。一出門,發現文靜還在店門口,她開著一輛車,看到小慈出來,文靜說“上車,我們談談。”

兩人一路無語,文靜找了一家安靜的飯館,這家是湘菜,湘芹黃牛肉味道不錯,隻是北京人吃不慣辣,把葉小慈辣的一個勁的喝冰水。文靜看著忍不住好笑,小慈看她笑起來清爽無比,自己也樂了。文靜說“我這幾年常去襄陽巴東一帶,吃辣已經鍛煉出來了。”小慈想著她一個女孩子這幾年也確實不容易,不由得心軟了。

小慈說“你知道你父親他們去幹什麼嗎?”文靜說“他們應該是去找一個廟或者道觀之類的,看第二張照片,應該他們已經找到了,隻是為什麼要找這個地方,我並不清楚”。小慈從口袋裏把舅舅的日記拿出來,遞給文靜,說”這是我今天剛發現的,你先看看。”

文靜仔細的看起來,她看的很快,不一會兒她抬起頭,說“按這個日記的記錄,他們是要進一座山,叫九龍山”。文靜很有些不敢相信的說“難道說我父親相信這座山的某個廟裏麵有神仙,能夠解除死劫,所以他們去尋找?這太荒謬了!”

文靜站起來,來回走了兩步,看著我,問到“你相信命理術數這些嗎?”我看她有些激動,開玩笑的說“我小時候,我舅舅推算我的八字,說我的八字水木清華,兩氣成像,讀書一定不成問題,想考什麼都不是難事,可是很準的呢。”文靜沒有再搭我的茬,她坐在位置上沉吟起來。

過了一會兒她說“在那裏我沒有聽說過什麼九龍山。”她看了我一眼又說道“還有一件事情,我查到當年你父母的人也到巴東一帶去過,可是突然一夜就撤離了。然後就沒有再繼續尋找了。這不是很奇怪嗎?他們是否遇到了什麼事或者什麼人,讓他們決定不再繼續追查了?”

小慈確實不知道原因。

當晚,他和文靜分開後,立刻回了父母的家,他接手“長江書局”後為了方便,一直住在書店旁邊的一所小房子裏,有日子沒有回家了。

父母卻並不在家,桌上給他留了一封信。信息化的時代,他父母卻還是保留著老傳統,不喜歡打手機,也很少發電子郵件。小慈打開信,是父親的筆跡,信上說他們兩人去國外探望一個老朋友,預計一個月之後回來。若有什麼事情他們會聯絡兒子。字跡有些潦草,看來寫信的時候有些趕時間。

書桌旁邊有一架老式的鍾,突然小慈發現鍾上麵有一個人影,應該是有人躲在老鍾斜對麵的書櫃邊,小慈心中驚訝,暗裏悄悄的拿了桌上的鎮紙,猛地轉身對準那個位置把鎮紙扔了過去,那人悶哼了一聲,快速朝書房的門外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