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又響亮又簡單,很好。從此這個15歲男孩的英文名字叫Jack Ma,一直用到後來他去達沃斯和世界領袖們交往。隨著感情的不斷加深,摩利夫婦後來成了馬雲的義父義母。
1985年,20歲的馬雲在剛上大學的時候受到這家人的邀請到澳洲度暑假。這是馬雲第一次出國,在澳洲的31天假期也給馬雲的思想帶來了強烈的衝擊。
馬在離開中國之前,馬雲所受到的教育是,中國是世界上最富饒的國家,人民生活最幸福。當他抵達澳大利亞後卻發現,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完全不同於預想。馬雲第一次認識到了,一種語言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就是一種文化和曆史。這成為他重新認識世界的拐點。自此,他開始以不同角度和方式來思考問題。
從小受澳大利亞籍義父母的影響,馬雲非常善於和西方社會溝通,在阿裏巴巴業務尚不成氣候的階段,馬雲不斷出現在各種能夠提升阿裏巴巴國際知名度的場合演講,以及接受海外媒體采訪,這幫助阿裏巴巴贏得了海外市場。
馬雲在念大學期間,家裏經濟條件不好,而摩利夫婦則伸出了援助之手,一直資助馬雲讀完大學。
如今,在馬雲辦公室的牆上掛著一張照片,是他與摩利夫婦的合影。2005年9月10日,正值阿裏巴巴成立5周年,開完慶祝大會的馬雲著急地飛往澳大利亞,幾天後,馬雲的義父與世長辭。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裏,馬雲痛心得幾乎吃不下飯。
馬雲的方法論
摩利一家對馬雲最大的饋贈,就是灌輸給了馬雲一套完整的西方思維。這種思維邏輯讓他學會了從西方人的角度看待人生和世界。
一個鐵杆“金庸迷”
金庸作品裏麵的義氣,我是斷章取義。我買過四五套金庸的書,也買過盜版,上次在香港吃飯,請金庸簽名,結果拿出來一看是盜版,很慚愧。因為看得確實比較多,每次看完就忘了,忘了才能再看。最近5年來第一次在馬爾代夫度假,睡了三天,醒了就看《笑傲江湖》,這套書認真看了三天。
--2000年9月馬雲在第一屆“西湖論劍”上的講話
觀點分析
馬雲小時候因為“善戰”,多有受傷,但無論遇見多強悍的對手,傷得多嚴重,他從來沒有為此流過一滴眼淚。他的這種硬漢性情得自於武俠小說,他從就喜歡讀各類豪俠情結極重的名家小說,諸如金庸、古龍、梁羽生等。當然,他最崇拜的還是金庸金大俠。其作品中那些英雄豪傑們的鐵血丹心、俠骨柔情,在那時就在他心裏播下了種子。
2000年,大導演張紀中準備開拍央視版《笑傲江湖》。獲此消息之後,馬雲欣喜若狂,曾托人問道:“你去跟張導說說,能不能讓我出演風清揚一角?”
最後,因為“武功不達標”,不解風情的大胡子導演沒能成全他。不過,作為一個鐵杆“金庸迷”,馬雲卻一直以風清揚為楷模。在央視《對話》節目中,馬雲說他特別欣賞風清揚的“出手無招”。其次是因為,風清揚也是一個好老師,教出了令狐衝這樣的徒弟。
阿裏巴巴總部辦公室內部的各會議室均被命名為摩天崖、光明頂、達摩院等金庸小說中的地名。而金庸親筆題寫的“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掛在了被馬雲命名為“光明頂”的阿裏巴巴會議室內。這是馬雲對金庸小說的熱愛所致的。
2000年7月左右,馬雲得以一睹偶像之廬山真麵目。飯後臨別時,金庸為馬雲題了一幅大字:“神交已久,一見如故。”從此,兩人成了忘年交。
幾個星期後,馬雲回到杭州時,突然產生了一個在別人看來簡直是異想天開的衝動:互聯網就像個江湖,老大們如今明爭暗鬥,何不請他們來到西湖聚一聚,辦一個西湖論劍呢?於是,他第二天就打電話邀請金庸,結果金庸爽快答應了。
有了金庸的招牌,馬雲籌劃的“西湖論劍”立刻聲名大振,吸引來了網易CEO丁磊、北京時代珠峰科技有限公司(my8848網)董事長王峻濤、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新浪總裁兼CE0王誌東,由於有了這些名人的到來,聞風而來的還有上百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記者。
從那以後,每一屆的“西湖論劍”都成為中國互聯網領袖人物的高層峰會,並且吸引了克林頓、布萊爾等國外領導人的參加。作為阿裏巴巴的一個知名品牌,“西湖論劍”最終讓馬雲和阿裏巴巴聞名於世。
馬雲的方法論
借助名人帶來的效應造勢,宣傳自己,是一招很有用的辦法。
小鹿精神與永不放棄
日本媒體常問我,有沒有日本人影響過我。我說是小鹿純子。他們問小鹿純子是誰?我說小鹿純子就是一位排球女將。他們問排球女將是什麼?這下我可暈了,就跟他們講了一大堆排球女將的故事,但他們沒有一個人聽得懂。最後我打電話問一位上海朋友,他說小鹿純子就是荒木由美子。我在網上一查,果然是她,然後就去找她。我覺得她影響了我們這一代人。我看《排球女將》時正讀高中準備高考。我覺得是她激勵了我們這代人沒有放棄高考。我那時候都寫了很多這樣的日記。一部好的節目可以影響一代人,所以我要找到她,告訴她,感謝她。她從影壇退出已經20年了,找得很辛苦。《排球女將》在中國有那麼大的影響,她卻從來沒來過中國。我要請她到中國來一次。
--2006年馬雲接受《財富人生》節目的訪談
觀點分析
在20世紀80年代初的中國,那時的電視頻道和節目遠遠沒有今天如此豐富,那時的日本電視連續劇《排球女將》,幾乎是全中國人必看的,可謂是家喻戶曉。
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人,一定不會忘記影片中主要角色小鹿純子甜美的微笑。
在那個色彩單一的年代,小鹿純子的笑容和她的拚搏精神激勵了整整一代人,當然也包括當時的馬雲。那個時候的馬雲,正是處在高考失敗階段。他每天騎著自行車穿梭在杭州的大街小巷,有點冷清,有點寂寞,這時耳邊傳來《排球女將》歡快的主題曲:痛苦和悲傷/就像球一樣/向我襲來/但是現在/青春投進了激烈的球場/嗨,接球、扣殺/來吧,看見了吧/球場上,勝利旗幟迎風飄揚/球場上,青春之火在燃燒!歡快的旋律擊中了馬雲的心,一掃之前的陰霾。小鹿純子從一位沒有打過排球的隊員成長為白富士球隊的主攻手,主要靠的就是頑強的拚搏精神。影片中,小鹿純子超強度的體能訓練以及為了練接球,她一次次摔倒在地,直到失去知覺,但雙手還保持接球的姿勢等等細節都給馬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乃至於到了二十多年後的2003年,作為阿裏巴巴首席執行官的馬雲經曆了六次赴日尋找、邀請,終於把20年前曾經風靡中國的日本電視劇《排球女將)“小鹿純子”的扮演者荒木由美子女士帶到了中國,“小鹿純子”成了阿裏巴巴的形象代言人。
自然,2003年9月“小鹿純子”來中國的事悄更是受到全國各類媒體和眾多影迷的關注。中央電視台《小崔說事》、浙江電視台《談話》特約製作專題節目,幾十家媒體相約采訪。“小鹿純子”首訪中國就像20年前初現中國屏幕一樣,在大江南北再次掀起了“小鹿”熱。“小鹿”借馬雲而再度風光,馬雲因“小鹿”而再一次聲名鵲起。
馬雲的方法論
小鹿純子的拚搏精神引導馬雲走出了人生的低穀,“永不放棄”成了馬雲一生的座右銘,也成了後來阿裏巴巴的精神特質。
《人生》改變了他的一生
對我影響最大的人是路遙。18歲時我再度高考失利,應聘了五六個工作都沒人要,隻能去當送雜誌的零工,是《人生》改變了我,讓我意識到不放棄總有機會,否則我現在還在踩三輪車呢。
--馬雲經典語錄
觀點分析
初次高考成績公布,馬雲看自己的成績時,發現自己數學隻得了1分,結局可想而知。當時他感到自己的“前途”渺茫,準備完全放棄升學而踏入社會。當時適逢杭州的第一個五星級賓館開業,正在招賢納士,他就和一位表弟一起去應征。但遺憾的是,他連“跑堂”也沒有做成,反倒是能力一般的表弟被錄取了。他知道,這還是因為自己的相貌。雖然有些怨懟,但他也隻能無奈地歎息:長得不好,也是我的錯嗎?
不過抱怨歸抱怨,他並沒有為此而心灰意冷,而失去鬥誌。
五星級賓館嫌我醜可以理解,畢竟要麵對形形色色的客人,那麼在肯德基做總可以吧!馬雲又和幾個朋友去了肯德基想試試運氣,但也隻能是希望而來,失望而歸。
在尋找工作屢次失敗之後,他忽然覺得,也許做一名警察才最適合自己,畢竟警察不需要經常拋頭露麵,不需要有英俊帥氣的容貌。他開始考警察。但最終,還是無功而返。
從那以後,馬雲到處“打遊擊”,他既給人當過秘書,也做過一段時期的搬運工。後來還通過父親的關係,在《山海經》《東海》《江南》雜誌社蹬三輪送過書。那時的工作就是蹬著三輪車幫人家把書刊捆在一起,25本成一包,蹬著三輪車去10公裏外的火車站,通過火車渠道轉發到其他地方。
純屬偶然,他後來又來到了浙江舞蹈家協會,為人家抄寫各種文件。在這裏,馬雲第一次讀到了影響他今後選擇的一本書--路遙的代表作《人生》。或許是老天不願意就這麼丟棄這位“怪才”吧,這本書猶如一個引路人,在短時間內迅速改變了馬雲,進而也改變了馬雲的未來人生道路。
對於路遙,或許更加出名的是他的著作《平凡的世界》--這一本幾乎影響了所有20世紀70年代生人的書。其實,他的另一本著作--《人生》也影響了許多包括馬雲在內的眾多出生在20世紀60年代的那一代人。看過此書或此書同名影片的人大概都有這樣的感觸:農村青年高加林(此書主人公)對理想的無限追求。高加林,一個很有才華的農村知識青年,盡管有各種阻力橫亙在他前進的道路上,使他每一步都舉步維艱,甚至數次重新跌落原點,但他卻對理想有著執著的追求和永不放棄的鬥誌!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馬雲清醒地認識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必定有諸多曲折、複雜,自己應該坦然麵對,遇事不驚,克服一切困難,以自己的勇敢去笑對人生,用自己的熱情去創造人生!
馬雲的方法論
正是路遙的作品讓馬雲醒悟,也讓他感悟到:人生道路雖然很漫長,但關鍵之處卻往往隻有幾步,或許失敗者缺少的就是繼續那幾步的勇氣與決定罷了。
撿了一個大“餡餅”
我自己是這麼覺得:真的不聰明--算術算不過人家、說說不過人家,但是我覺得我創業我有另外一個理想--如果我馬雲能夠創業成功--我相信中國80%的年青人,創業能成功。因為我跟任何人一樣,在街上和小男孩打架,資質也不高,讀書也不好,考大學考了三年,還考了個專科,考外語係我是專科,後來那年外語係男生招不滿,我們老師說你要不要想升本科?那我就升本科。後來我就變成了本科生。
--2003年馬雲在《財富人生》欄目上的談話
觀點分析
當時馬雲雖然努力,成績也都有所提高,但他的數學依舊是他的“短板”,這會為他的總成績拖分不少。在馬雲準備第三次高考的前三天,教他數學的餘老師不知是用激將法刺激他,還是真的對他的成績失望,對馬雲說出了這樣一番話:“馬雲,你的數學真是一塌糊塗,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餘’字倒著寫。”
終於,馬雲被惹惱了!心想,我就要讓你的“餘”字倒著寫!
不久,馬雲參加了他一生中的第三次高考。從考場出來後,馬雲和學習好的同學對了答案,他自信地說這一次他的數學肯定能及格了。後來,成績下來,他的數學成績是79分(那時的數學滿分是120分)。
雖然不是個高分數,但對於數學成績一向不好的馬雲來說,絕對是高分。能考到這樣的分數,得益於馬雲的“急智”,在考數學那天早上,馬雲將10個基本的數學公式背得滾瓜爛熟,考試的時候,他就用這10個公式一個一個套,還真讓他考及格了。
不過,即便數學考出了79分,馬雲的成績離大學本科分數線還是差5分,他隻能上專科,馬雲自己倒是知足:就我這水平,能有個大學讀就不錯了,管他什麼本科、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