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分析
風險投資者真正關心的是這個項目能給他帶來多大的利潤,對於其他的一切,他們完全可以不在乎。所以說,你給他們講,我拿了你的錢,我去免費,那麼他們首先考慮的是,我能從你那拿來多大的利潤?如果我的錢給了你,你卻把他打水漂了。試想一下,還有哪個投資者願意給你投資呢?所以,能夠給風險投資者帶來更多的利潤才是讓他們給你投資的先決條件。
免費對風險投資者沒有太大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能夠從中贏利多少。其實,風險投資也是賭博,你押對寶了,你就賺得錢。在孫正義之前,沒有多少人能認識到阿裏巴巴的價值。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阿裏巴巴隻是一個為供應商和采購商牽線搭橋的免費平台,加上初期的馬雲還沒有打到好的贏利模式,所以很少有人會相信阿裏巴巴網站能有什麼前途。事實證明,孫正義顯然是押對寶了。2003年,阿裏巴巴實現每天營業收入100萬人民幣。中國有句俗話叫:不管黑貓白貓,隻有逮住老鼠就是好貓。所以說,不要跟VC(風險投資)講拿了錢就去免費,那樣對你是沒有益處的。
馬雲的方法論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對於創業者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想讓風險投資者進行投資首先考慮到你能夠給投資者帶來多大的利潤,而不是免費。因為你不是慈善家,隻有賺了錢,才能讓投資者給你投資。
不能天天盼著投資
任何事情都有正麵和反麵的,創辦一個企業(的)時候千萬不要想到我要創辦一個企業,我要融資,(這樣)你永遠辦不好一個公司。錢隻不過是一個好的驚喜,你不要天天盼著投資,任何一個投資者發現你追著他的時候他逃得比你快。所以,我希望很多辦中小型網站和中小型企業的人,希望做好了(需要)投資者(的時候)找我。
--2004年2月28日接受《網易科技》采訪
觀點分析
從投資者的角度而言,他們喜歡把錢投給自己看好的企業,隻要這個企業有發展前景,有盈利的潛力,他們就會很樂意把錢拿出來。而如果一家企業天天盼著、追著他們投資,他們則會產生顧慮,隨時準備抽身。阿裏巴巴的實力就是吸引投資者的資本,所以,馬雲沒有把融資看得很重,他從來沒有主動追著人要錢,反而是不斷有人願意把錢送上門。馬雲解釋道:
“投資者最怕的就是你問他要錢。投資者最希望看到的是你不要錢,他給你錢。所有投資者都一樣。你賺錢了,他天天盯著你;你不賺錢,你要向他錢,他跑得比誰都快。我相信孫正義喜歡我,所有的投資者喜歡我,是因為我老實地說我想做成這麼一件事情。這件事的結果一定會帶來很多錢,所以他看見的是我這個眼神。全世界有錢的人很多,但全世界能做阿裏巴巴的人並不多,這是我覺得我們的信心所在。投資者你不給我,自然有人給我,我就找願意給我的人。全世界有很多投資者,全世界馬雲就一個,沒辦法。”
阿裏巴巴從平凡走向卓越,並不是憑馬雲一張大嘴巴喊開的。世界之上中外古今比馬雲健談且豪情的人還有很多,但是他們是隻說不做或者不能做、沒能做,而馬雲就不一樣了。他是想做才說,準備在於說話之前,敢於將自己要做的事說出來,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表現。
一個人殺死另一個人,而且這樣公然說我在今天某某時殺死你,還要在其防備的情況下做到,這是一種實力的真實體現,要有超於對方數倍的能力。馬雲用自己的能力一次次加以驗證,也就像一個明星有了崇拜者一樣,你能說孫正義與蔡崇信不是馬雲的粉絲嗎?
馬雲的方法論
企業在運營初期不應過分地追求融資,把工作做好了,融資就不難了。企業要根據自己的實力和發展方向來選擇投資金額,不能總想一口吃個胖子,否則物極必反。
耐得住寂寞,擋得住誘惑
有人說我是終於拿到畢業證書的留級生,也許我不著急畢業,是因為大學裏麵能夠給我提供很多研究和學習的環境。普通人覺得上市有現金,有股票就是成功,經營企業更重要的是一個過程,是一個經曆,爬上掉下,掉下爬上的人很多。對我來說,過程的味道更重要,即便比張朝陽再早上市也沒有意義,也許我的痛苦他們沒經曆過,但他們的好處我還沒嚐到。我覺得一個企業最重要的是耐得住寂寞,擋得住誘惑。第二撥上市容易,第三撥更容易。
--2002年馬雲接受《三聯生活周刊》采訪
觀點分析
吸納風險資金、上市、圈錢、分紅,幾乎所有中國互聯網企業都是這麼做的。但馬雲對企業上市卻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不能為了上市而上市,因為“阿裏巴巴希望持續經營,上市套現不是阿裏巴巴的目的。”
早在阿裏巴巴創立之初,馬雲就曾經表示過“阿裏巴巴要在3年內衝到納斯達克”。但是,在2000年年底,許多互聯網公司爭先恐後去納斯達克上市的時候,馬雲卻宣布阿裏巴巴短期內不會上市。他給出這個決定的解釋是“上市並不是終極目標,在網站未有贏利收入前,阿裏巴巴網站不打算上市。”但是,人們猜測阿裏巴巴決定不上市,實際上是因為資金的短缺。
馬雲堅決否認了外界對阿裏巴巴的猜疑,他承認阿裏巴巴目前仍麵臨著一些困難,但這些困難和錢沒有關係,“我說了很多次,如果大家依然不相信阿裏巴巴的財務數據是真實的,我也沒有必要再解釋什麼。想把企業做多大,希望企業往哪裏走,企業怎麼樣會更好,每個人的選擇是不一樣的。有人覺得上市圈到錢就行了,而阿裏巴巴希望成為世界十大網站之一,希望影響互聯網。”他還補充道:“阿裏巴巴一定會上市,隻是時間問題,現在條件還不成熟,也沒有上市的必要。”
2003年,關於阿裏巴巴上市的問題,馬雲的回答是:“每個人都在問我上市的事情。我最後重申一次,我現在不想上市。我本人希望早些上市,但阿裏巴巴太年輕了,公司創建才4年,員工的平均年齡才27歲,內功還不夠好。但我不是說我絕對不會上市。我的邏輯是,如果今年上市隻能支撐10元的股價,而3年後可以達到30元,那為什麼不等到3年後呢?”
他還說道:“阿裏巴巴現在贏利非常好。公司就像結婚一樣,好不容易有了好日子,生個孩子又苦了。所以我們打算結婚後過幾天好日子。今天我覺得我們自己的內功還有待加強。我向往著上市,並沒有不屑一顧。”
馬雲的方法論
一個企業最重要的是耐得住寂寞,擋得住誘惑,找到自己真正的方向和核心競爭力。
做大做強比上市更迫切
我們從來不擔心上市,因為按鈕就在我們手上,隨便什麼時候上市都可以。至於說期限,也許明年都不一定上市。我們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我們不是為了上市而上市。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們的團隊還很年輕,還沒有做好上市的充分準備。我們會學習三大門戶網站、攜程、騰訊等上市網站的經驗。就像跑800米和10000米,我應該到了可以跑10000米的時候再跑。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怎樣用今天的時間把工作做好。
--2004年馬雲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話
觀點分析
到了2004年,阿裏巴巴已經做到了國內第一還獲得了軟銀再次注入的8000多萬美元,人們認為阿裏巴巴已經完全有能力上市了。而且這一年“e龍”、“金融界”和“51job”在美國納斯達克的掛牌,又一次引發了人們對B2B龍頭阿裏巴巴上市問題的關注。
但是,馬雲還是認為阿裏巴巴上市的時機還沒有到來。他認為目前要做的是把阿裏巴巴做得更加完善,把客戶服務得更好。“對眼下的阿裏巴巴而言,做大做強比上市更迫切,與其迫於競爭壓力和輿論壓力被動上市,不如不上市。”
另一方麵,馬雲覺得不上市有不上市的優勢--“不上市你麵對的是5個投資人,你上市就要麵對5000個投資人”,而“上市後不可避免地要應付每個季度的報表,它可能會讓我們放棄更長遠的策略。”對於已經上市的三大門戶網站,“你可以看到現在它們隻能考慮下一季度怎麼辦,而我們今天的資金可以讓我們考慮3年以後怎麼布局。”
2005年,阿裏巴巴收購雅虎中國的舉動又重新將人們關注的焦點引到了阿裏巴巴上市的問題上。人們認為馬雲收購雅虎中國就是為了上市。然而,馬雲又一次否定了人們對於阿裏巴巴即將上市的猜測:
我們要做一家102年的公司,而現在我們才走了6年,公司還很年輕,包括我們公司員工的平均年齡也隻有27歲,如果貿然上市,很可能會因為“年輕”而付出不小的代價。
從業務層麵來看,去年中國進出口總額1萬億美元,其中有100萬美元通過阿裏巴巴實現。目前,中國1300萬家企業中,大概700萬家是阿裏巴巴的客戶。也就是說,阿裏巴巴目前還不是一家大企業,麵臨的發展空間很大,同時危機和挑戰也很多。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也必須按照自己的規劃一步一步地走下去,而一旦上市,就要對投資者負責,也可能因為我們的年輕而讓阿裏巴巴太多地受到資本市場的影響,這樣對我們的業務發展不太有利。
我們希望,等到阿裏巴巴足夠成熟,可以領導投資者之後,再去認真考慮上市的問題。
馬雲的方法論
在互聯網時代,先做唯一,才能成為第一,上市隻是成就你唯一的手段。
多看看錢之外的東西
我看重的是:第一,我們之間的信任;第二,在最困難的時候是否能相互支持。因為剛剛結合的時候就像度蜜月一樣,總是開開心心的。但是在最倒黴的時候,若是他依然能站在我的背後說“馬雲,我支持你”,這才是最重要的。當然我對他的職責是:每年承諾的必須跟做到的一樣,這樣他才會越來越信任你。然後他會帶來他的關係、遠見、胸懷、智慧,他會參加你的董事會,他帶來的很多東西是別人沒有的,是你自己沒有的。
--2003年馬雲接受《財富人生》節目訪談時的話
觀點分析
在馬雲的眼中,有兩種投資者是自己所不能接受的:一種是“管得太嚴”的投資者。馬雲認為這種投資者天天盯著你看,你稍有動作他就要問一問、管一管,這種被看管的滋味很難受,讓你的能力無法發揮。這種投資者也很沒勁,既然你這麼謹小慎微,不信任他人,幹脆自己做算了,還要我這個CEO幹什麼。另外一種是“從來不管”的投資者。馬雲認為這種投資者屬於把雞蛋全部壓在籃子裏麵,投了十幾個、二十幾個項目,自己卻沒有幾個人,這也就意味著他根本不是在關心你的項目,而是期望在眾多的項目中賭上一把,獲得收益。
對於那些目光短淺、隻追求眼前利益的小投資者,馬雲是一概拒絕,而對於那些追求長遠利益的策略投資者,馬雲則來者不拒。在一次采訪中,馬雲說:“對於風險投資,阿裏巴巴當初創業就耍了個‘陽謀’,隻找大型風險投資商,比如投資雅虎的孫正義,他們有本錢‘玩兒大的’。我不找那些小投資商,一個人隻有10元錢,你借走9元,他當然天天坐在你家門口要賬了;但你向有100元錢的人借3元,那人當然會很有耐心等。”
馬雲在將阿裏巴巴辦得有聲有色後,許多投資人被吸引過來,麵對在門口排隊等著給阿裏巴巴投資的人,馬雲卻說出了讓人大跌眼鏡的話:“我們不需要錢,如果真的需要錢做資金儲備,擺在我們麵前的有兩條路,要麼上市融資,要麼私募。”
麵對找上門來送錢的投資者,馬雲看到的不是一捆一捆的鈔票,而是這些投資能帶給阿裏巴巴什麼樣的前景。“私募資金可以讓我們做戰略的部署、人才的儲備,不因為上市的壓力做長遠布局。你可以著到現在三大門戶網站隻能考慮下一個季度怎麼辦,我們今天的資金可以讓我們考慮3年以後怎麼布局。你不上市,你麵對的是5個投資人;你上市,就是要麵對5000個投資人,不是怕,是時機沒到。”
馬雲的方法論
人們往往隻看到馬雲所擁有的巨額財富,卻都忽略了他對待金錢的方式和態度,這其中的深意更耐人尋味。馬雲如果不是有著極大的理性和對金錢的正確態度,那阿裏巴巴也就不會有今日的輝煌成就。
不要受資本意誌控製
沒有領導能力的人才會說“資本力量是無窮的”,實際上資本永遠是聽你的。資本家要投資幾十家公司,而我除了睡覺,天天在想如何管理公司,我一定比資本家懂。所以在把錢交給企業之後,資本家會被真正的企業家“綁架”。我覺得今天不是王誌東的時代了,今天能活下來的企業都有自己的自信和獨到的想法。我覺得阿裏巴巴麵臨的問題是誰在經營這家公司,這是最核心的。
--2005年馬雲接受《南方都市報》專訪
觀點分析
阿裏巴巴的原則是“不許任何人控股”,馬雲曾說:“對股東,我尊重他們,我傾聽他們,但我會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去做。”馬雲之所以會有這種思想,與他曾經的經曆有關。
早期創辦中國黃頁時,由於在北京搏出一片天地實在太困難了,馬雲決定回到杭州,籌劃下一步發展。
然而,自從互聯網行業不再神秘,越來越多地進入公眾視野之後,中國黃頁便有了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其中與馬雲競爭最激烈的當屬杭州電信,當時的杭州電信發展得很快,大有與中國黃頁一爭高下的態勢。
杭州電信資金雄厚,還有政府資源,注冊資本達到3個億,相比之下,馬雲的中國黃頁注冊資本僅僅2萬元錢,顯得勢單力薄,不堪一擊。杭州電信為了分割中國黃頁的市場,還做了一個與中國黃頁名字很相近的網頁,叫作chinesepage。,這讓馬雲變得更加被動了。為了拯救中國黃頁走出當時的困境,馬雲選擇拉靠山,來增強中國黃頁的生存力。
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馬雲決定和杭州電信合作。馬雲回憶說:“當時腦袋一拍就幹了,最後董事會裏麵他是5票我們是2票。1995年年底我們成立了合資企業,然後災難就來了。”合作沒多久後,雙方就鬧出了意見,馬雲和杭州電信方麵的很多意見達不成一致,由於杭州電信占70%的股份,中國黃頁僅有30%的股份,所以沒有控股,馬雲沒有什麼話語權。久而久之,馬雲覺得很壓抑,他不得不和杭州電信分道揚鑣,提出了辭職。
這次慘痛的教訓讓馬雲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不要受資本意誌控製”。所以,在創辦阿裏巴巴時,他一再強調不許任何人控製阿裏巴巴,他自己不控股,也不許別人控股。馬雲曾說過:“幾乎所有民營企業都吃過一次虧,就是想方設法去控股。我沒有控股董事會。我成立阿裏巴巴的時候,就跟董事會投資者講,阿裏巴巴的董事會是一個工作的董事會,不是分享權利的董事會。CEO要憑自己的智慧、勇氣、膽略去領導這個公司。”
馬雲的方法論
一個企業一旦聽命於資本的意誌,管理者就會失去控製權,造成決策上的被動,而那時,他在企業中的存在也就毫無價值了,企業也很可能偏離原來的發展方向而走上歧途,所以,一個優秀的管理者要做到不能讓投資者控製企業,隻有企業家才是企業的領導者。
花投資人的錢更要小心
阿裏巴巴能夠走到今天,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我們沒有錢,很多人失敗就是因為太有錢了。以前我們沒錢時,每花一分錢我們都認認真真考慮,現在我們有錢了,還是像沒錢時一樣花錢,因為今天花的錢是風險資本的錢,我們必須為他們負責任。我知道花別人的錢要比花自己的錢更加痛苦,所以我們要一點一滴地把事情做好,這是最重要的。
--2008年馬雲在南昌的演講
觀點分析